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38期目錄




 

飲食系列問答(之一)

 

如何看待吃保健品之類的補藥?

我覺得有預防疾病的意識是非常好的,但是凡是類似藥物形狀的保健食品,例如藥片、藥丸狀的東西,我個人的看法是盡量少吃或是不吃。

比如一天之中無論是早上還是晚上,在沒有特殊疾病的情況下,吃一大把──四五十片或五六十片保健食品,我覺得非常違背自然的飲食健康之道。

據我了解,很多大藥廠都是從某一種植物、礦物中,提取單一的元素,濃縮成丸狀、錠劑,這種保健食品含有大量的單一元素。有些保健食品又綜合了各種維他命A、B、C、D,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東西,比如深海魚油等等,建議大家不要盲目地進食這些營養品。

我的概念來自於中國陰陽學說中的「平衡理論」,它講究通過呼吸、喝水、飲食等行為,自然吸收相關的營養。當我們盲目地、過多地食用某一種元素,身體反而容易產生排斥、攻擊的現象,乃至產生原本應該分泌的物質不分泌等副作用。

長期食用這類健康食品的人,容易把正常體質吃成超敏感體質,甚至是超幻覺體質,以致造成皮膚發癢、紅斑、紅疹、脫髮等現象,或者是導致肝臟和腎臟的問題。

我覺得要想真正進補營養,應該通過正確的飲食行為,這樣比較健康、安全。

吃水果和喝果汁,哪個更好、更科學呢?

如果方便的話,我建議吃水果。吃水果的過程中,我們的精神意識會提醒自己:我要吃水果了。因為在產生吃水果的念頭時,我們可能正好需要水果中的營養元素。譬如說,我這兩天想吃香蕉,過兩天想吃蘋果,這可能是因為身體需要某種元素,這是相對準確的。

現在很多人在想吃水果的時候乾脆買一杯果汁,但是喝鮮榨果汁,會少了咀嚼的過程,也就少了咀嚼時口腔裡分泌的唾液。唾液中有多種促進消化和吸收的酵素,它可以配合著我們的胃口,自然地將水果的營養消化、吸收到體內;但喝果汁的時候,缺少咀嚼的過程,就沒有酵素產生,或只產生很微量的酵素。

另外,吃水果的時候,如果吃到一半就不想吃了,說明我們對水果的需求量已經夠了,就可以停止。但是當我們買一瓶果汁時,通常果汁的瓶子比較大,如果不喝完會覺得浪費,多喝了之後,就容易產生副作用。為什麼有副作用呢?第一,凡是甜的水果,都是含糖量較高的,容易使我們攝取過多糖分;第二,凡是水果,差不多都是涼性的。中國人常將食物分成涼性、中性、熱性的,而水果一般都是在夏天產生,所以幾乎都是涼性的。當我們飲用了過多果汁,就容易變得體寒,體寒又容易產生一些健康問題。

所以,我建議吃水果最好是選擇原始的吃法:用牙來咬食、咀嚼,這才是最健康的。

水果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好?

都可以,需要依據不同的體質來決定。如果你的體質偏寒,最好在飯後吃水果,因為正餐營養成分比較綜合,而且吃飯的時候是趁熱吃,所以會有一種溫和感,為腸胃打下一個溫熱的基礎,之後再進食一些涼性的水果,這樣不至於造成體寒,也就減少了胃酸和胃食道逆流的現象。

對於容易便祕和身體比較肥胖的人來說,飯前吃水果比較好。飯前吃水果,再喝上半杯或一杯水,把它送下去,有了水和水果提前滋潤腸胃,也能幫助身體吸收水果的營養。

現代人喜歡喝咖啡提神,甚至早晨空腹喝咖啡,這樣對身體好嗎?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西方飲食文化也自然進入了人們的日常飲食之中,咖啡成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一種飲料,喝咖啡甚至成為一種時尚行為。

咖啡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容易令人興奮,並有促進血流的速度、促進心跳的速度等作用。空腹喝咖啡容易讓人產生激動的、心臟狂跳的感覺,是非常不安全的。

西方人因為體質的原因和生活習慣,經常會空腹喝咖啡。有一些西方人早晨起來之後,在不吃飯的情況下,會先喝一杯咖啡,除了提神之外,還可以清空腸胃、通便。但如果在體質偏弱的時候,或者女孩子適逢生理期的時候,身體本來就會比較虛弱,若空腹喝咖啡,就容易造成心悸、頭昏眼花等現象,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沒辦法開車和工作。所以我不建議在空腹的時候喝咖啡,最好飯後再喝。

同時提醒大家,對一般人來說,中午之後盡量少喝咖啡,否則可能會影響睡眠。

現代社會中,有胃酸問題的人越來越多,該怎麼對治胃酸呢?

在我的祖傳方法當中,有一個特別簡單有效,又不用花很多錢的方法──吃烤饅頭片。將中國北方人用小麥麵粉蒸熟的、發酵過的、不加糖、不加牛奶的白饅頭,切成幾片厚度不超過一公分的饅頭片,在明火的爐子上烤。

我在很多不同種類的爐子上都烤過饅頭片,如瓦斯爐、柴火爐、煤爐,只要能達到烤焦、烤糊的效果就可以。也可以用西式的烤麵包機或烤箱烤,只要把火調大一點,烤出來焦糊一些就可以,趁熱的時候吃掉。

烤饅頭片的原理是將食物碳化,使其呈鹼性,與胃酸正好中和了。

一般來說,有胃酸過多的狀況時,一天吃兩次,一次一片到兩片就夠了,吃完之後如果想喝水,一定要喝溫熱的開水,只要不燙嘴就可以了。最多吃三天,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的現象就不藥而癒了。但是如果沒有胃酸的問題,要少吃烤饅頭片,因為吃了之後可能容易造成排便不利。

很喜歡吃雞蛋,可以多吃嗎?

雞蛋是母雞成年之後產生的,所以含有比較多的雌性激素。年輕人,尤其是未婚的女士如果吃多了,容易產生子宮肌瘤或乳房纖維囊腫。如果女性感覺自己雌激素偏高,建議少吃雞蛋。

至於已婚的女士或成年男士,感覺比較疲勞時,吃一個雞蛋──不論是煎蛋也好、荷包蛋也好,是可以的;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一般的成年人或者正在成長的孩子,一天吃一個雞蛋,或者三天吃一個雞蛋,也是很合理的。

現代化社會所飼養的雞,並不是早期農業社會那種在院子裡、草地裡隨便遛達的「放養雞」。一隻母的成年放養雞一個月生10個蛋是正常的,但現在的養殖戶為了讓母雞生產更多蛋,採取工廠化養殖,即使夜晚也用電燈泡照著,每隻雞都卡在小小的籠子裡頭,更吃進了添加雌性激素的飼料,因此拚命生蛋,一個月生20個、25個,甚至天天生蛋都有可能。女孩子如果吃多了含過高雌激素的雞蛋,容易產生婦科腫瘤;而男性吃多了之後,則容易造成不育和生理功能障礙。

當今的雞蛋和過去的雞蛋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我不建議多吃雞蛋。

(根據金菩提宗師開示整理)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38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