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思維的另一扇窗
文:清茶
我們的「已知」經常成為阻礙學習的絆腳石。
──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Claude Bernard)
禪修不僅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更能夠開啟人的智慧,使人們從有限的觀念裡、從意識的框架中跳出來,打開自我格局,看清事物的本質。
法國波爾多大學(University of Bordeaux)研究人員腓特烈.柏契特(Frédéric Brochet)曾做過一項著名的實驗,他邀請57名品酒專家分別測試一杯紅酒和一杯白酒,但其實它們是同一種白酒,只是紅色的那杯摻入了食用色素。結果顯示,參與測試的57名專家,竟沒有任何一人品嘗出那一杯紅色的酒是白酒。在另一個實驗中,柏契特以一瓶普通的波爾多紅酒分裝在兩個酒瓶裡,其中一瓶貼上了精美的標籤,偽裝成高級紅酒的樣子,另一瓶則相反。參與測試的品酒專家中竟有40名給予那瓶「昂貴」的紅酒正面評價,而另外12名專家給予了「便宜」的紅酒以好評。 [1]
僅僅幾滴食用色素和一張標籤,為何能夠輕易地左右人們的認知呢?
慣性思維的產生:大腦的自然機制
左右人們認知的,其實是慣性思維。人們一見到「紅色」的酒,便直接聯想到紅酒,使得它彷彿擁有了紅酒的香氣與口感;而精美的標籤,則使人聯想到昂貴,昂貴則使人進一步聯想到了品質,致使這些品酒專家們做出了並不專業的評價。
慣性思維也叫作「思維定勢」,是大腦通過總結經驗而產生的固定的思維模式。在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大腦中的紋狀體細胞(striatum)將過去的經驗、行為封存成一套固定的模式,使得人們在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不必費力思考便能迅速解決問題,減少走彎路的次數。譬如,走路看見紅燈會自動停下腳步;遇見障礙物會下意識地躲開等等。
在日常情況下,慣性思維可以減輕大腦處理資訊的負擔,但當遇到新的情況時,慣性思維就會不可避免地顯示出其弊端。有時即使知道這樣不對,也如同被設定好的機器人一般,依著大腦中的「自動化模式」繼續下去。[2]
慣性思維的枷鎖:制約、束縛
幾乎每個人都有著慣性思維,它有時直接體現在行動上,更多是滲透於點滴思考之中,不易被察覺。當我們習慣性地用舊方法來處理新問題,經驗便成為制約思維的「枷鎖」,使人不知不覺就偏離了主方向,鑽進死胡同;對經驗的依賴,還容易阻礙創造力,使人產生思維的惰性;慣性思維更容易帶來許多教條式的束縛,讓人們變得食古不化。[3]
最可怕的是,人們往往對這些習慣或文化習而不察,或明知是錯的,卻仍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慣性思維的形成,就像一座杳無人煙的荒山,原本並無路徑,當拓荒者披荊斬棘地開闢出一條通道,後來者便會一個個循著這條不算路的路,攀上荒山,最終形成了一條真正的路。有了道路,誰還想穿過荊棘密布的叢林登上山峰呢?養成了某種慣性思維,誰還去考慮事情的其他可能性呢?
開啟全新思維模式
當覺察到某個負面的固定思維模式正在形成時,最好能夠立即斬斷。或者,在發現自己總在類似的地方受挫時,就開始檢查某些慣性思維方式是否已成為成長的阻礙。一旦發現大腦已經建立了某種負面思維模式,就立刻破除它。但要怎麼破除呢?
跳出經驗的束縛
慣性思維常來自於大腦對經驗的堅持。當今的世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每一天,都有無數新鮮的事物、理論、觀點產生,在這樣日新月異的情形下,沿用固有的思維更加不合時宜了。美國知名投資家查理.湯瑪斯.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演講中提到:「放諸四海皆準的對策不會奏效,在所有的場合都用一個模子來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在適當的時候,如果能跳出常識,在經驗的門外看事情,便容易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
倒過來思考
「倒過來思考」即「逆向思維」,指背離常規思維,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維能讓人們找到事情的根源與解決辦法。曾經有對夫妻帶著一個5歲的孩子去租房,看好一棟房屋後,丈夫詢問房東:「可以將房屋出租給我們嗎?」
房東卻說道:「抱歉,我們公寓不租給帶孩子的住戶。」過了一會兒,這個5歲的孩子敲開了房東的門,卻成功租到了房子。
孩子只說了一句話:「我只帶了兩個大人,沒帶小孩哦!」
查理.芒格也習慣於逆向思考問題。他認為,保持快樂的好方法是避開讓自己痛苦的事情,想知道企業如何做強大,首先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並避免衰敗的路。有人問查理.芒格:「如何找到一位優秀的伴侶?」他回答:「首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因為優秀的伴侶並不是傻瓜。」
禪修提升思維境界
禪修不僅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更能夠開啟人的智慧,使人們從有限的觀念裡、從意識的框架中跳出來,打開自我格局,看清事物的本質。金菩提宗師講道:「經過禪修,我們看世界的寬度、深度、廣度會有很大的提升,思維方式、智慧也將比過去提升很多。當深入修行到一定程度時,我們甚至可以跨越時間、空間去看自己、看世界,去順應這個世界、應用這個世界,讓自己的肉體與精神境界飛升起來,這叫作『善用萬物而入鳳凰涅槃』。」
結語
金菩提宗師還講道:「人生的出路不止一條。唯有以『不正常』的腦袋去思考問題,才能成為傑出的人才。」這番話其實就在鼓勵世人,勇於破除思維的慣性,以獨具創意的思維與行動,才能開創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生。
常言道:「不破不立。」請以破釜沉舟之心,開啟思維的另一扇門,提升心靈視覺,讓未來之路海闊天空,讓人生達到更高的境界!
參考資料:
[1]《靠10%顧客賺翻天的曲線法則:別管懶得掏錢的路人,你需要的是願意灑錢的超級粉絲!》尼可拉斯.拉維爾(Nicholas Lovell)著,蕭美惠/吳慧珍譯,商周出版。 [2]從腦養成好習慣http://pansci.asia/archives/66525 [3]任白《反慣性思維》,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