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37期目錄

膝蓋痛的6大原因

 

文:Alisa

 

膝關節是人體承受壓力大、使用頻率高的關節,十分容易受傷和老化。

現代社會中,膝蓋疼痛已不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更有年輕化的趨勢。英國關節炎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大約有1/3的年輕人都曾出現過膝蓋疼痛的現象。

走路吃力、站不住、蹲不下、起不來……,膝蓋的疼痛常讓人苦不堪言。一旦膝蓋撐不住了,行動會越來越不方便,平時喜愛的逛街、爬山、跑步等休閒活動都變成了奢望,連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舉步維艱!

本期健康專題為您帶來膝關節保養的知識,帶您了解膝蓋疼痛的原因,與您分享日常生活中正確呵護膝關節的方法。人生路漫漫,請記得在平日裡善待膝蓋,願我們都有一副好膝相伴!

膝蓋為何疼痛?以下這些原因,您想到了嗎?

1. 膝關節沒有「動」起來

運動能夠刺激膝關節周圍肌肉收縮,讓肌肉變強健;也可以促進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使其產生關節潤滑液,潤滑膝關節並為膝關節提供營養。如果運動量太少,膝關節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弱,引發關節炎等。

2. 運動方法不得當

熱身運動不到位

在進入運動狀態前,如果忽略了熱身這一步,突然運動腿部,膝蓋最容易受到衝擊,使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受到拉傷或扭傷。若膝關節中的滑囊受到了刺激,還可能引發膝蓋腫脹、疼痛、積液等現象。

運動強度過高

如果瞬間運動量太大,或長時間從事如跑步、騎自行車、負重、舉重等高強度運動,超出了膝蓋的承受範圍,膝蓋便會因為壓力太大、磨損過度而產生疼痛。

運動姿勢不當

跑步時,膝關節的負荷比平時大很多,如果姿勢不對,如重心前傾、擺臂無力、左右搖擺、步幅過大、內外八字等,都會加大膝關節的磨損程度,導致膝蓋周圍疼痛。此外,爬山、爬樓梯、深蹲時也需要掌握正確的姿勢,避免傷害到膝關節。

3. 受寒受涼的代價

衣服穿得少、鞋子太單薄、冷氣吹太多,都容易使寒氣侵入關節,造成膝蓋痠痛、無力。

4. 吃出來的痛

長期攝取油膩食物、暴飲暴食、以碳酸飲料當水喝、海鮮加啤酒等「高熱量、高果糖、高嘌呤(Purine)」飲食,會造成人體代謝紊亂,使身體出現高尿酸現象,引發痛風。而常吃寒涼食物也容易增加體內的溼氣、寒氣,引發膝蓋疼痛。

5. 肥胖惹的禍

體重增加,膝關節的負擔也會隨之變大。據研究,人在行走時,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3-6倍,體重每增加5公斤,行走時膝關節就會至少增加15公斤的負重。[1]

6. 鞋子不合適

膝關節受到傷害,很有可能來源於腳上的鞋子。鞋底太硬或不合腳,都容易給膝關節施加額外的壓力。最容易對膝蓋造成損傷的當屬高跟鞋了,穿高跟鞋時,無論鞋跟的形狀和高度如何,膝關節都會重心前移且負重增加,長此以往,膝蓋骨會因負荷過大而軟化,出現疼痛、無力的感覺。

參考資料:

[1]肥胖竟會引起關節骨痛?你還敢繼續胖下去嗎!https://kknews.cc/health/ov4eqxo.html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37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