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如此「腎」好
文:Belle | Pexels
常言道:「腎為先天之本」、「腎虛乃百病之根」,腎的盛衰關係著人體的免疫能力和健康狀況,因此許多養生學者將「養腎」作為抗衰防老的健康法則。養腎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這裡為您準備了一些簡單有效的養腎知識,幫助您明明白白養好腎!
四季養腎,各有側重
養腎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必修課。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養腎要順應四時的自然規律,才會越養越好。
春暖花開,恢復腎陽
春天氣溫回升,萬物復甦,人體的各項機能也開始活躍起來,是恢復腎臟陽氣的好時機。春光明媚的日子裡,多去室外散步、慢跑、打拳來舒展筋骨是不錯的選擇。但由於這個季節氣溫變化無常且風大,人體抵抗力較弱,腎臟較容易出現問題。因此,春季養腎要謹防風邪及感冒,盡量不在早晨洗頭,平時注意保護好頸部、後背、腰、腹以及腳踝這些部位。
夏季炎熱,不可貪涼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很多人無論是在飲食、穿著還是活動環境方面,都喜歡以「涼」為主,比如喝冰飲料、穿露臍裝、常待在空調房裡等。殊不知,夏季人體的陽氣多在體表,體內本就較陰寒,若再著涼,腎臟便容易變得虛弱。為了腎臟的健康,夏季不可太貪涼,體質偏寒的朋友可以在平時多吃些薑,來驅除寒氣。
秋天養腎,以潤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是「陽消陰長」的階段,人體的陽氣也開始內收,很容易感覺燥熱。根據「燥則潤之」的養生原則,秋季養腎,應該多補充水分;飲食上,少吃鹹的食物,多吃銀耳、雪梨、海帶、杏仁、百合等潤燥清熱的食物。此外,在秋末天氣漸冷時,要做好身體的禦寒工作,這樣才能守護住腎陽,為冬季養腎打好基礎。
冬季封藏,養腎最宜
冬季,自然萬物都進入了封藏的階段,人體的新陳代謝變緩,是養腎的黃金時期。腎者主蟄,是封藏之本,冬季養「藏」可固腎氣。[1]此時,做好防寒保暖是頭等大事。到了室外,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子,也要記得圍上圍巾、戴上帽子,把自己結結實實地「藏」起來,讓寒氣無處可襲!在注意防寒的情況下,如果能進行「運動補」就再好不過了。可以選擇有陽光的日子,享受戶外活動的樂趣,加快新陳代謝,促進氣血循環,補氣益腎。
食療,
為腎的健康加分
現今,食療文化普遍盛行,合理的飲食可以為腎的健康加分。在中醫裡,有「五色歸五臟」的說法,即不同顏色的食物分別滋養不同的臟腑──紅色補心,青色養肝,黃色益脾,白色潤肺,黑色補腎。腎臟喜滋補,而黑色的食物對腎有著很好的滋補作用,比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木耳、桑葚等。此外,根據古老的臟腑及經脈活躍時辰的原理,每日酉時(17:00-19:00)是腎經當值,如果在這個時間段吃一些黑色食物,對養腎會更有幫助。
食療養腎不宜盲目,腎陰虛和腎陽虛的人適合吃的食物也不同。腎陰虛者多表現為頭暈耳鳴、腰痠腿軟、口乾舌燥、手心發熱、愛出虛汗、易怒等,建議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多吃些補陰的食物,例如百合、銀耳等;腎陽虛者,因體內陽氣不足而內寒自生,多表現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頻多、易腹瀉、面色青白無光等,建議吃些性溫的食物,比如棗、薑、桂圓、櫻桃、菠蘿(鳳梨)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