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瑪雅文明啟示錄
文:紫雪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
瑪雅古文明一瞥
假使可以自由穿越時空,讓我們空降到1100 –1700年前的中美洲熱帶雨林,自由欣賞鼎盛時期的瑪雅古文明……。
民以食為天,先找戶瑪雅人家,吃一頓吧!估計可以吃到各種口味的玉米,因為瑪雅人以務農為主,是世界上最早培育玉米的人種,主食就是各種玉米。
享受完玉米大餐,我們去逛逛街市。古瑪雅人的城市建設已很完備,且人口眾多,用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如果您是中國人,混在人潮中朝市場走去,可能不會吸引很多好奇的眼神,因為據專家研究,古瑪雅人和中國人,同屬蒙古人種,甚至連掌紋線都極為近似!
來到市場,欣賞擺放的玉石、黑曜石、陶器等,大飽眼福!古瑪雅人已經有了非常精巧的玉器雕琢能力,而且把玉石與生命、繁衍聯繫起來。
再去看看古瑪雅人所建的金字塔,據說金字塔的建造融入了極高的天文學知識。選擇春分這一天,我們前往帕倫克(Palenque)這座城市。清晨的陽光,穿過一座神廟前後牆之間僅兩公分寬的縫隙,射進廟內,這樣的奇景,只有春分這一天才能看到。同一天的日落時分,我們來到著名的羽蛇神(Kukulkan)金字塔,塔身北邊的一組台階邊牆,連同台階底部雕刻的羽蛇神的蛇頭,在陽光的照射下,宛若一條巨蛇從塔頂向大地游動。據說,隨著季節更替,到秋分的日落時分,這一奇景會再次發生,整整3小時22分,羽蛇神慢慢游回塔頂的神廟裡去,完成了它一年一度的回歸。年年如此,分秒不差。好一個天文知識與建築藝術相結合的奇蹟!
此外還有斜度達70°的蒂卡爾(Tikal)金字塔,讓人嘖嘖稱奇。更有至今還令學者們爭議不休的一幅圖案,刻在帕倫克國王巴加爾(K’inich Janaab’ Paka)的石棺蓋上,圖案好似一個宇航員在駕駛一艘宇宙飛行器!這究竟暗示著什麼?
幾千座金字塔、祭壇、石碑,錯落有致的神廟、宮殿、廣場、民居,熙熙攘攘的人群……,都訴說著古瑪雅文明曾經繁榮興旺的故事,也吸引了無數現代人的目光。
熱議的焦點:起源、衰落
公元16世紀,入侵的西班牙人毀去了古瑪雅人留下的大多數文字記載,餘存的瑪雅文字至今還未被完全解讀,所以瑪雅古文明的起源、曾經的璀璨以及衰落,仍屬於未解之謎。
除了那些與精確天文知識相結合的金字塔、神廟等建築之外,不能不提的,還有古瑪雅人採用的曆法。瑪雅的曆法非常複雜,有以260天為一年的卓金曆;也有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為一年的太陽曆;還有以金星繞太陽一周為一年的金星曆。此外還有長計曆,可以單獨計算所有天數,以20天為一個月,18個月為一年,20年是一個「卡盾」,20個卡盾也就是20個20年,等於1伯克盾……,如此推算下去,最大的計數單位1阿托盾等於23,040,000,000天!
這麼大的計數單位是用來做什麼的呢?難道是用於天文研究的嗎?再考慮到他們的建築都結合了極為精確的天文知識,我們不由得要問:處於原始社會的古瑪雅人,有能力創造這樣的文明嗎?
有人說:「不,是外星人來到地球,給古瑪雅人傳授了這些知識。」也有人說:「古瑪雅人就是外星人,他們曾居住的星球毀於一旦,倖存者們來到地球,留下輝煌的文明後又悄然離去。」
另一種答案撇開天外來客的假想,猜測瑪雅古文化來自於亞洲。有人說亞洲東北部的獵人尾隨獵物,穿過白令海峽大陸橋來到了美洲,成為美洲遠古文明的始祖(包括瑪雅文明)。也有人說,公元前一千多年,商紂被滅,馳援不及的攸侯喜將軍率25萬商朝軍隊奪海東渡,歷盡艱險來到中美洲,建立了瑪雅文明……。
瑪雅文明不但起源籠罩神祕的面紗,其突然的衰落更令人感到驚訝。公元9世紀開始,古典期瑪雅文明的城邦突然同時走向衰落,到公元10世紀至11世紀末期,曾經繁榮的瑪雅城市均被遺棄,最終遭叢林所覆蓋。為什麼?他們究竟去了何處?各種假設都有,比如外族入侵、人口爆炸、瘟疫流行、氣候變化等等。比較流行的看法是,當時瑪雅城市文明過度發展、人口密度過大,導致資源消耗過大,城市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資源爭奪戰,最終導致了瑪雅人遠走他鄉。
地球並非人類所有
在古瑪雅文明中,留存下大量石碑、石柱,上面雕刻著瑪雅象形文字,記載著瑪雅人的宗教神話、祈禱文、歷史、天文、曆象等。其中有一句話意義深遠:「地球並非人類所有,人類卻是屬於地球所有。」
已破譯的瑪雅文字記載,瑪雅人很注重與大自然保持和諧共存。他們在耕種或焚燒山林之前,會舉行神聖的祭祀儀式,祈求神靈的原諒與護佑;他們按照人口所需來開墾耕地,並且每隔幾年就讓耕地休息,得以恢復生機;他們狩獵,以飽腹為滿足,而不會濫殺濫捕,他們只取自己所需,也留給其他狩獵者機會。
但是後來,隨著人口增長,資源逐漸貧乏,各瑪雅部落之間爆發了戰爭,瑪雅文明開始走向衰落。這不得不讓我們反觀自身:長期以來,人類漸漸忽視了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在環境惡化的同時,人類自身也被反噬著。比如工廠生產著各種生活便利品,但當工業廢水排入江河湖海之中,被汙染的水最後還是被喝進了人體;水中的植物、魚類,都被汙染乃至中毒,回過頭來仍舊是人類自身深受其害。
以史為鑒,反思自身,當我們不顧地球生態平衡的內在規律,而放任自身為所欲為,地球就不再是哺育人類的母親,而將成為人類之殤;當我們不顧同胞之情、手足之愛,互相算計和殘殺的時候,這個世界終將變成人間地獄。
回顧這句意味深長的格言:「地球並非人類所有,人類卻是屬於地球所有。」我們得到的啟發是:用愛心和善良,和諧與包容,給自己、他人乃至整個地球共同生存的機會,才是正確的選擇。
從何處來,往何處去,是永恆的命題
瑪雅人相信世界有始有終,根據瑪雅長計曆,整個世界每5125年左右大輪迴一次,屆時舊的毀滅,新的重生。此外,瑪雅人的紀年是每52年為一個週期,類似於中國的一甲子一循環,所以瑪雅人每隔52年就在金字塔上再搭上一層石頭,把原有的金字塔包裹起來。在瑪雅人看來,輪迴更替、興衰生滅不過是自然之道罷了!
明白了這一點,再回首古瑪雅文明曾經的璀璨,與無聲無息的消失,好像多了層理解和接受吧。
瑪雅人認為人是有靈魂的,生前多做好事,死後可以進天堂,反之就要下地獄。天堂裡沒有疾病、沒有憂愁、沒有痛苦,一切願望皆可滿足,而地獄則非常可怕,死神用各種殘酷的方式折磨罪人。這種世界觀令我們想起佛教和基督教所說的極樂世界∕天堂與地獄,難道不令人訝異嗎?興起於世界不同角落、不同年代的宗教,對於生死的聯繫、死後的去向,描述竟驚人地一致。
我們究竟從何而來,去往何處,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展讀瑪雅文化的畫卷,閉卷沉思宇宙的規律,也許,人類所期盼的永恆,其實在於把握當下,好好生活,並用善良、愛和寬容,創造一個人與人、人與自然都和諧共生的世界。
根據第12期《禪修與健康》相關文章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