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從一個擁抱開始
在日劇《逃避可恥但有用》(又譯為《月薪嬌妻》)中,學心理學的女主角定了一條每週二一定要擁抱一次的「家規」,男女主角兩人在這一天必須擁抱彼此,後來她成功透過每週的「抱抱日」,拉近了與男主角之間的心靈距離。
「擁抱」是再簡單不過的肢體語言,卻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個誰都能做到的小動作,究竟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呢?
擁抱是最溫柔的力量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不小心跌倒、受傷了,除了放聲大哭之外,第一件事情就是張開雙手向父母討一個「抱抱」,彷彿只要這麼做了,疼痛就會減輕一些。
因為擁抱是最能表達關懷和愛的一種方式,它能撫慰人心,使人感到溫暖。特別是在親子之間,一個擁抱帶來的意義可能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它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感,也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帶來足夠的自信與安全感。
香港首富李嘉誠對於父親的擁抱有很深刻的回憶:「最難忘記的是父親的擁抱。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穩健而富有涵養的父親,與我親密接觸時,常常會忍不住緊緊擁抱我,並把我舉得很高。」[1]千萬不要認為孩子還小,就什麼都不記得,事實上「擁抱」這樣簡單而直白的表達方式,往往比華麗的禮物和甜蜜的言語更能夠直達孩子的內心。
受傳統的保守觀念影響,一些家長隨著孩子的成長,抱孩子的機率越來越小。其實,除了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需要抱抱,長大成人之後也需要。擁抱會讓子女從心底裡感受到父母親對自己的愛,並在以後的人生當中,將這份溫柔的力量轉化成生命的養分,成為一個有自信、有同理心的人。
「抱抱」有益身心健康
6個月以前的嬰兒大腦神經突觸(synapse)正在發育,一些天生個性敏感的孩子容易哭鬧不休。這時候,父母不妨輕輕抱著孩子,以親密的肢體接觸給予孩子安心的感覺。
台灣小兒科醫師丁綺文認為:「擁抱的力量,不只發生在孩子身上,也會發生在大人身上。」而且擁抱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在醫學上可以找到實證。[2]
根據目前的醫學研究,人在擁抱時,大腦中有兩種傳導物質會增加:血清素(serotonin)和腦內啡(endorphin),這兩種傳導物質在分泌的時候,會帶給人們安定、愉悅的感覺;而且幫助人體抵禦傳染病及外來物質的白血球(leucocytus),也是靠血清素及腦內啡來傳導,因此,擁抱可以增進免疫力。
除此之外,德國一項研究也證實,擁抱的時候,人腦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dopamine)的物質,這種物質不僅可以排解壓力,還會刺激海馬迴(hippocampus),達到改善腦部記憶力的效果,甚至有助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ʹs disease)的治療。
擁抱所帶來的好處還不只這些,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奧地利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和日本的研究分別指出,擁抱會使人體中的催產素(hormone oxytocin)濃度升高,有助降低心臟病發病率,還能降低血壓 [3];而大部分的女性在降低血壓的同時,體內的皮質醇(cortisol)會降低,因此女性在擁抱過程中,降低的血壓往往比男性更多。
此外,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在擁抱時,會刺激體內修復細胞分泌一種抗衰老、抗壓抑的激素[4],這種激素可以延緩人體衰老的速度,讓人看起來容光煥發。
破除冷漠藩籬的「擁抱運動」
1986年,美國一位名叫凱文.薩伯尼(Kevin Zaborney)的牧師,有感於人們在聖誕新年假期到情人節這兩個熱鬧的節慶之間容易感到寂寞,因此在同年1月21日發起了一個「國際擁抱日」(National Hugging Day)活動。這個活動旨在鼓勵人們多關心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並以一個溫暖的擁抱傳達希望與愛。雖然國際擁抱日還沒有被任何一個國家列為法定假期,但這個活動已蔓延至世界上許多城市。其實,擁抱不需要拘泥於時間與地點,只要有心,每天都可以是擁抱日。
與薩伯尼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化名為「胡安.曼」(Juan Mann)的澳大利亞人。2004年6月,他在雪梨(Sydney)的一家購物中心發起了「自由擁抱」(Free Hugs)活動,宗旨是透過一個擁抱向陌生人傳遞溫暖。一開始,他的主張不被人認可,但慢慢地,他的想法影響了許多人,人們漸漸願意打開心胸,給他人一個擁抱,現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Free Hugs的活動,台灣、中國、韓國、澳門等地,已經有了Free Hugs的團體,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自由擁抱」活動。
如果您想來個「愛的抱抱」,但又實在害怕面對陌生人怎麼辦呢?沒關係,美國藝術家凱特拉.迪恩.狄克森(Keetra Dean Dixon)在2008年創造了「匿名擁抱牆」(Anonymous Hugging Wall),這是用一張高於人體,且固定於地面的布幕製成,布幕中間有兩個特製的袖子,站在布幕後面的人可以通過袖子把手伸向布幕前方,與布幕前面的人擁抱。這種匿名的擁抱,使相擁的兩人更容易放下心防,真心享受這份來自陌生人的溫暖。
結語
您還記得上次和別人擁抱是什麼時候嗎?不妨試著放下內心的恐懼與羞怯,帶著真誠的笑容,給身旁的人一個溫暖的擁抱吧!
參考資料:
[1]做父母,不要吝嗇一個擁抱https://kknews.cc/zh-tw/baby/p84onpe.html
[2]從小到老,都需要抱抱http://www.cgds.com.tw/blogs/18
[3]擁抱力量有多大?研究:頭好壯壯、增強記憶力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30123/335330 [4]撫摸能讓寶寶提高免疫力少生病?沒錯,千真萬確!https://kknews.cc/baby/xrz9k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