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間最美的曲線
梯田,被稱為「地球上最美的曲線」,不僅承載著當地人的生產與生活,其本身更是一道獨特而雄奇的自然人文景觀。盤繞迴環是線條的行雲流水,赤橙黃綠是季節的塗抹渲染,層層疊疊刻印著先民開墾的艱辛,見證著人與自然的共生。這一注入了人類田埂勞作的精華之地,年年歲歲演繹著特有的農耕文化和大地藝術,與天地山水相唱和。
日本鴨川大山梯田:四季流轉最美時
梯田在日語中被稱為「千枚田」,意思是「千塊田」。在農業興盛、山巒眾多的日本,梯田隨處可見,並且會依季節大幅改變面貌。鴨川大山梯田位於日本千葉縣鴨川市,是距離東京最近的梯田。旭日東升之時,一塊塊水田好似道道鱗片熠熠生輝,梯田後的山脈則如通體金光閃耀的巨龍,飛騰在漫天朝霞間。
每年春季,梯田全面灌水之後,便啟動了美麗模式。灌滿了水的梯田,明鏡一般平整光亮,陽光投射在水面上,波光閃閃,明亮耀眼。當碧空如洗,水裡便出現另一個澄澈的天空之境;雲霞升騰聚集之時,梯田又變得晶瑩斑斕。布穀聲聲中,人們下地春耕,人牽著牛兒行走在田間,給靜謐的梯田平添了幾分詩意。
夏日裡,綠油油的禾苗隨風起舞,層層梯田泛起道道綠波,生機盎然。梯田連著遠山的青翠,天地間宛若一片浩瀚綠海。
稻穀成熟的秋季,是大山梯田最絢麗的季節。一片片梯田,一團團色塊,黃的燦爛、橙的炫目、赤的鮮豔、綠的蒼濃,加上湛藍的天、深碧的水,共同構成了豐盛的秋之盛宴,而其中最耀眼最盛大的,無疑是金黃色。放眼望去,梯田間充滿了韻律感和線條美,在漫山遍野豐收的喜悅中,恣肆熱烈。
冬天,萬籟俱寂,甚至有些荒涼,如果下了雪,就不一樣了,層層梯田白皚皚一片,被雪覆蓋的田埂一條條蜿蜒向遠方,似銀蛇盤山,又像是光潔溫潤的白玉環。
就這樣冬去春來,時序流轉,絢麗的畫卷在天地間交替更迭。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的晚間,大山梯田還會舉辦點燈儀式,萬盞明燈閃耀,形成了壯觀的梯田燈海。當山頭上還看得到落日霞光,明月已高掛夜空,日月爭輝之時,阡陌間的燈火便悄悄亮起。隨著夜幕將天空慢慢刷黑,燈光越顯明亮,猶如落入大地的千萬繁星。梯田與點點燈光以及這裡的山水,一起構成了大山梯田獨具韻味的景觀。
菲律賓巴拿威梯田:千年奇觀,層級而上
巴拿威梯田位於菲律宾吕宋岛中北部,被列名世界文化遗产。早在兩千年前,居住此地的伊芙高族人為了適應耕地稀少的艱難環境,將石頭沿著山坡築成擋土牆,開始墾殖梯田。一塊一塊,一年一年,兩千多年下來,竟開墾出了兩萬公頃的梯田,蔚為壯觀。
每年的4月,是巴拿威梯田最美的季節。這時,田裡剛剛插上新秧,無數個鮮綠的方塊鑲嵌於青山翠谷中。蜿蜒的田埂上,有午後的微風徐徐,有行走田間的農忙的婦人,有鳥吟蟲鳴以及潺潺的流水聲,彷若一處遺世獨立的世外桃源。
藍天之下,山野碧綠,林帶環繞,這個有著世界級獨特風光的淳樸小鎮上,梯田一畝一畝漸次而上,成為一幅清新的風景畫。這宏偉壯觀的「樓梯」若伸展開來,總長度可以環繞半個地球。巨大的「田山」,彷彿是一部巨型史書,直觀地展示了人們在大自然中努力求生的漫長歷史。人們就這樣依田而居,依田而作,依田而生生不息……。
中國雲南元陽梯田:世代棲居山水間
元陽梯田位於雲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千餘年來世代開墾創造的傑作。崇山峻嶺間,但見梯田層層疊疊,嵌滿山坡,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宏偉壯麗的山坡彼此相連,規模之宏大,氣勢之磅礡,蔚為壯觀。陽光照耀下,連片的梯田就像是浩瀚的海浪奔湧而來,泛著粼粼波光,五彩斑斕。面對此景,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曾激動不已地稱讚道:「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
哈尼梯田不單單是一道壯偉綺麗的田園風光,更處處閃爍著哈尼人生態智慧的光芒。在梯田出現之前,哀牢山區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每年六七月間,大雨瓢潑,泥石俱下,山下的河水都被染成了渾濁的紅色。隋唐之際,哈尼族的先民遷徙至此,開墾出片片梯田,從此情形就大不同了。一塊梯田猶如一個小池塘,千千萬萬塊梯田使原來光禿禿的山坡變成了巨大的立體水域。這不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滑坡,而且使山區水量充盈,氣候溼潤,極大地優化了哀牢山區的生態環境。
站在哀牢山的高處極目遠眺,會看到一幅層次感極強的畫卷:山頂布滿了茂密蒼翠的森林,森林的下方是一簇簇蘑菇似的哈尼族民居,民居之下便是層層疊疊的梯田,而梯田的盡頭是山腳下奔騰的河流。哈尼人這樣選址和布局,是充分考慮了當地水土和氣候的立體式分布。
元陽的地貌呈「V」字形,海拔相差將近2800米,溫差達13.4度,河谷酷熱乾旱,高山則寒涼陰溼。河谷地區的河水因常年的高溫而大量蒸發,水蒸氣上升到高山遇冷後,便形成了濃密的雲霧、豐沛的雨水。充足的水分被高山上鬱鬱的森林吸納,形成了小溪和清泉。山水潺潺,流入哈尼人修建的數千條環山溝渠中,灌入梯田,層層下注,最後又回到了谷底,任其蒸發。如此循環往復、源源不斷,形成了獨特的自流灌溉系統,周而復始、永不衰竭。
有首哈尼古歌就這樣唱道:「有好樹就有好水,有好水就開得出好田,有好田就養得出好兒孫。」在哈尼人心中,樹作為水的源地,是極為重要的。他們把樹尊為村寨的守護神,並設有寨神林和相應的祭祀,這些祭祀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又加強了哈尼人保護環境、尊重自然的意識。哈尼人就這樣遵從著自然的法則,世代相守,世代受益,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獲得了安棲之處和富足的生活。
結語
辛勤勞作的人們、漫步田間的牛兒以及充滿特色的民居,如同一個個自由快樂的音符,在壯美梯田繪出的五線譜間跳躍,演奏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樂章。自然屬於人,人身在自然,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歌唱著宇宙的神奇和生命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