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益處之二
改善健康,補充能量
我們通過「禪」這個行為,開始改變著我們的身體,越修,身體會越好。身體健康和工作賺錢哪個更重要?就像開車一樣,如果發現車有兩三處已經壞掉了,還說:「就湊合著開吧!」最後可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甚至走到半路,前後都沒有救援的時候,車停在那裡走不了了。如果身體是這樣的,又怎麼辦呢?所以,我們要時常檢查自己,身體真不舒服的時候要去治療,不要說:「不行!我一定要去賺錢養家!」壓力都是自己給的,不去這麼想就沒有這個壓力了。有時候,我比較佩服那些腦筋不太好使的人,他們即使住在「狗窩」,都還是挺快樂的。如果問他:「你住這麼破的屋子,為什麼還這麼快樂呢?」他說:「因為我不用貸款、不用借錢啊!」我覺得這樣想也確實挺好的。快樂與否,與錢多錢少沒有什麼關係,而是精神世界對於價值觀和情感上的一種把握。
學習禪修之後,隨著修練時間的積累,健康狀況一定會得到改善。我上一節課講到了疾病的幾種來源,現在告訴你,通過恰當的訓練方法,健康狀況便會得到改善。比如說能量變充足了,由於能量不平衡所造成的疾病,通過修練之後,能量得到平衡,身體就健康了。還有一些人的疾病可能拖很久都好不了,有的人是一生好不了,即使成了神仙都有這樣的事例。有些人修到大覺悟之後,外在的一個症狀都可能一直停留在那裡,為什麼?我的解釋有幾種。第一個,人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只有相對的完美。我曾經見過一個大科學家,國際級大師,數學能力超強,但他有一個毛病,就是見到客人一定要喝酒,喝醉了之後就在地上打猴拳,他撒酒瘋的時候,酒店的服務人員沒有一個人把他當作是大科學家。但是,等他清醒過來之後,穿上西裝、打上領帶,他就是科學家。
所以,人無完人,讓我們對世界多一份認識,也多一份包容。
正心正念,面對業力
除了人無完人之外,就是業力無法逃避。有些業力的能量到了某個時候就會爆發出來,譬如40歲時耳朵突然聽不到聲音了;最慘的是生下來腿就不會走路,一生殘疾,父母把他養大要付出多少心血啊?很多年前在中國大陸,一對很有成就的化學科學家夫婦,他倆都是做化學研究的,結果生了兩個孩子長相都非常非常奇怪,估計與搞科學試驗有關係,他們十七八歲了,但智力可能只有半歲。這件事把母親給折磨得嘴角永遠是破的,不能癒合,心裡的火實在無處發洩,好痛苦。這叫什麼呢?叫作「業」。
「業」是什麼呢?「業」是過去行為的作用力,業之中含有「善」、「不善不惡」和「惡」三種。譬如問人說:「今天吃什麼飯呢?」「隨便。」這個行為沒有什麼罪業。但是吃飯的時候如果說:「把這頭豬打死,我們把牠燒著吃了。」這就有罪業。另一種是不但不傷害,還護佑,這就有了業的善惡分別。現在我們說的是「惡業」,我們做的傷害過多的時候,像圖財害命、多殺生、多殺人,還有坑害人,有些雖然不是直接地傷害人命,但是把人家的錢騙光了,把人家的錢財物偷光了等等,讓人家沒法生活,陷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生活窘境,也都是非常大的業。造了這個業之後會引發什麼後果呢?造業的人自己會自然地背上這個業。譬如說我偷東西沒人看到,但是這個行為一旦產生,整個自然界就把它記錄下來了,因為地球是有生命的,當這些生命的訊息被記錄下來,就已經有了這種行為的後果。這個後果也分為善、不善不惡、惡三種。凡是傷害的一定是惡業,所以有些人生下來就有問題,有的人到某個時間點就會出問題。我遇到過的不同命運的人太多了,其中好幾位曾經家財萬貫,可是十年、二十年之後分文都沒有了,被人騙個精光;因為他曾經的錢財都是騙來的。還有的人這一生沒有去騙人,辛辛苦苦去做生意、做事業,到後來一場空。可能他今世沒有騙人,但是他的前世或者他祖輩造下的業,報在他身上了。所以,「業」是一個最麻煩、最難以解決的問題。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面對惡業的時候就把握得非常好,祂是怎麼表現的呢?祂的堂兄弟一直要害祂,在祂講正法時,祂的堂兄弟就跟祂唱反調,去引導那些人跟他學法。雖然他的意念是歪的,但是一般百姓分辨不出來,想著他們既是堂兄弟,又是皇族子弟,肯定都很厲害。因為祂的堂兄弟講歪法,所以一開始釋迦牟尼佛也挺生氣,但後來慢慢就不生氣了,到祂差不多80歲的時候,祂跟弟子這樣說:「其實提婆達多也是佛菩薩的化現。」就像兩個人比賽一樣,如果沒有一種對比,連佛陀都可能停頓下來。想想看,自己打坐,靜靜的,多自在啊;不與人爭,不去說法,清淨閉關,自由自在。就像中國古人講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在悠然如閒雲野鶴,這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解脫之路的一種精神嚮往。
釋迦牟尼佛更理解這一點,祂坐了6年禪才覺悟,難道祂不盼望回歸於那種自在修行的感覺裡嗎?但是老天派了他的堂兄弟提婆達多過來,他總是講歪理。但是釋迦牟尼佛是這樣處理的:「你講你的歪法,不管是不是我的業力,我要付出更多的正心、正念、正行,來對抗這個業力。你來折磨我,我要付出更多,告訴大家怎樣修才是正確的。」這才是面對業力帶給自己煩惱的正確做法。而不是說:「我承認這個業力。提婆達多的出現,是因為我過去對他的傷害,所以這一世來報復,那我投降好了。」祂會不會這樣做呢?不會。而是「只有傳播正道,才能真正地彌補我的錯誤」。所以當我們面對人生之中的煩惱,哪怕是業力的時候,沒關係,好好修才能改變自己。有時看上去是壞事的不一定真是壞事。看待事物的高度和廣度不同,一切都會變化。
壓縮時空,消除業障
經驗告訴我,當進行禪修,尤其是比較深入地禪修的時候,其實是把我們的前世和未來的時空壓縮了。通常在最初坐禪的時候,坐一個小時,身體已經發生了若干次酸甜苦辣的變化──一會兒痠,一會兒痛,一會兒麻,一會兒又麻到沒知覺了,一會兒心裡開始恨了,說:「我來錯地方了!」
其實在我們修行,尤其是發慈悲心修行的時候,真的是把過去走過的生命之路給壓縮了。我們在禪堂多念一句佛菩薩聖號,不僅是在消以前的罪業,同時也在增長著無量的功德。所以,我們的身體會產生我剛才說的那幾種苦──痠、麻、痛、脹、肌肉跳動,還有總想罵人,這六種反應都有。還有一種「螞蟻爬」——感覺皮膚上好像有小蟲子在爬,這是一件好事情,尤其是當你在做功修行的時候,如果感覺臉癢,盡量不要去撓、不要去打,那是在美容。
修行的時候,這些身體的感受是在改變著我們過去的業——我們感受這種痛一個小時,佛陀幫我們解決的可能是曾經一生一世的罪業。我年輕修行的時候,曾經體驗過若干次不知道是痠還是痛,總之痛苦到讓我覺得殺死我算了。到後來我才更清楚地認識到:那是把我們過去所造罪業的時空給壓縮了,尤其是讓我們明確感受到不舒服的痠和痛,都是因為我們曾經給其他生命造成過傷害。
我們都想讓自己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或者更能心想事成而來這裡修行,但是如果只為了「好」來修,而不知道這些事情的緣由根底,也沒有作用,所以要先了過去的賬。我們修行的時候,壓縮時空地痛這一個小時,如果能了一生一世罪業的話,不也是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