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26期目錄
 

 

「綠色黃金」——檀香

 

檀香,是「沉檀龍麝」四大名香之一,其香清新持久,其材珍稀難得,自古至今都是貴重的天然香品,並可入藥健身、驅邪殺菌、雕刻把玩、護膚美體,故被稱為「綠色黃金」,極其珍貴。

 

 

芳香之芯,歲月打磨

 

檀香樹的香,除樹根以外,主要來自於樹芯,它的樹皮和邊材並沒有香氣,且檀香樹要生長8至10年,樹芯才會慢慢產生香味。歲月流轉,含油量逐漸增多,樹芯顏色逐漸變深,顏色越深、香味越濃。深色的油脂融入年輪之中,當樹木砍下,靜置日久,油脂慢慢滲出,木頭沿著年輪破裂分離,但香味愈加醇厚,如人經過歷練之後,沉穩內斂,內涵豐富,只有慢慢品味,方能懂得。

天然的檀香木,數十年方能成材;在當今人工種植的條件下,也至少十年才能成材;去除無用的樹皮、樹邊,剩下的樹芯只約占原木的一半,這也使得檀香更為珍稀。但多數新砍伐的檀香木,聞起來或服用的時候會有些許的躁,所以常常需要擱置一段時間,待氣息醇和、柔美之後再使用。檀香木樹齡越久、存放越久,色澤、香味的濃淡變化都不同,則更加名貴。

檀香木成長過程之中,吸天地之精氣,取日月之精華,得人工照顧或純粹野生。這些天時、地利、人和等的不同,造成檀香木主要以產地區分香味和質地等級。目前來說,印度檀香生長期較慢,香味醇正而持久。其中產自印度南部邁索爾(Mysore)地區的老山檀香便被認為是最好的檀香。英國人在澳洲種植的檀香木,味道相對清淡,不如老山檀香甜、醇、香味綿長,所以也稱為「新山檀」。其中西澳檀香相對更甜、濃,而北澳檀香則淡。印度尼西亞等南太平洋島國的檀香,生長時水分較多,木材裡含酸性,香味有些衝,比老山檀便宜數倍。此外,印度尼西亞的檀香木質較為粗獷,不如印度老山檀細膩。

 

白檀之芯,香中聖品

 

檀香木屬檀香科,又名白檀,它的邊材為白色,沒有香氣,而芯材則是真正的檀香所在。它質地細膩、香味持久,可以用於佛像雕刻及其他工藝品的製作,也用來製香、品香,以香勝場,又可入藥製成藥劑,或提取檀香油製成精油,與沉香、麝香、龍涎香並列為四大名香。

而無論紫檀、黃檀、黑檀、紅檀、綠檀等等,都被稱為檀木,但並非檀香科的木本植物。它們常被用以雕刻或製作擺件、家具,其中以小葉紫檀為尊,自古即為王室貴族或富商所用,如今也是優質紅木家具的原料。檀木製品也很難得、珍貴,也有木質本身的清香,但並非香品原料,不用於製香熏燒。
 

 

入藥治病,熏香養生

 

檀香自古即是中國名藥,在《醫方》之中,君臣佐使皆可使用,難能可貴。古籍記載,檀香樹芯材名為「降香」,是優良的鎮痛劑。「氣溫,味辛,無毒。」《本草拾遺》記載它的功效為「主心腹霍亂,中惡,殺蟲。」《本草備要》記載為「調脾胃,利胸膈,為理氣要藥」,可理氣和胃、散寒止痛,治療腹瀉,並對氣滯血瘀之胸痺、心絞痛有效。由於它具有清涼作用,可以緩解黏膜充血的狀況,所以對胸腔感染以及伴隨著支氣管炎、肺部感染的喉嚨痛、乾咳也有效果。

將檀香木打成香粉或切成薄片,置於專用熏爐之中,在書房、臥室、辦公室、茶館等各種工作、休閒場所來熏香,具有提神、鎮靜、安撫、放鬆的功效,還兼有殺菌、淨化空氣、驅瘟辟疫的作用。在微熏的甜香之中,沉澱下來的自己彷彿也會化作繚繞的香霧,忘掉塵世紛擾,進入到另一維空間,安靜、專注、了悟。

香粉進行蒸餾,可以提純高濃度的檀香精油,沁人心扉。一克精油取自500克檀香原木,呈淺黃色透明狀,芳香馥郁,一滴即彌足珍貴。在空氣加溼器中滴1-2滴,可淨化空氣、殺菌消毒;加入配方之中則可用於按摩肌膚、沐浴放鬆;作為面膜可潤滑老化、缺水及乾燥龜裂的肌膚,並淡化疤痕與細紋;除此之外,檀香油還可消炎祛痘,改善蚊蟲叮咬後發癢的狀況。

 

旃檀傳奇,珍材妙用

 

檀香與佛教有著甚深淵源,佛寺常被稱作「檀林」或「旃(編註:讀音同『沾』,檀之林)」。旃檀即檀香。《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中說:「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皆以寶成,常有香氣,如妙栴檀。」《遊西記》裡,唐僧西天取經,利益眾生,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華嚴經》描述有一種檀香樹,傳說產自南印度一座山峰狀似牛頭的摩羅耶山,因此名為「牛頭旃檀」。它生長在惡臭熏天的伊蘭花叢中,未成熟時,不能發出香味,直至中秋月圓長大成材,妙香遠播,眾所皆聞。

這種牛頭旃檀不僅來歷非凡,也是第一尊佛像的雕刻用材。據《大唐西域記》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一去三個月,波斯匿王想念不已,請工匠用旃檀雕刻了一尊如來像,莊嚴而有妙香,成為佛陀造像之始。

清朝乾隆皇帝也曾在雍和宮雕刻、供奉一尊巨大的白檀佛像,是西藏的七世達賴喇嘛特意派人前往尼泊爾,找到一棵高26米、寬3米有餘的「神樹」,用了三年多的時間運到北京,又用了三年的時間把它立在雍和宮內,然後精工細雕,成為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裡最大的佛像,再為佛像蓋了一座佛堂,可謂極盡人力、物力、財力,而留給世人的無價財富。

旃檀香氣怡人,真心供香,將有無邊利益。《百緣經》中記載,在佛陀時代,有一個男孩名為「旃檀香」,因為他身上、口中都散發出檀香味而得名。旃檀香長大後跟隨佛陀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佛陀觀他前生,曾修補破損佛舍利塔,並敷以旃檀香,發了善願,方才離去。因此功德,一直生於善道,終於與佛陀生在同一時代,從佛陀學習而證果。

檀香木製作的手串、念珠、手把件等,木色古樸,氣味芬芳,紋理細膩,也深受大眾喜愛。在見慣了珠光寶氣的喧囂時代,把玩檀木,拋卻浮華,沉澱心境,任鼻端縈繞甜香,能帶給自己一份安靜、清寧的心靈小憩。此外,民間傳說檀香木配飾可以驅邪,如果常常噩夢不斷、運氣不佳,可以將其佩戴在身,淨化場能,增強正能量。

由於檀香歷來是佛教供奉聖品,所以檀香木最常用作線香、盤香。用純植物的黏合劑與檀香粉以一定比例結合,製成天然香品,點燃後會有淡淡的煙霧,輕薄而透明,盤旋升空,香韻淡雅而悠長,使得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來。
 

 

聞香悟道,靈犀相通

 

據考證,人類用香的歷史已近四千年,中國人用香也已有一千六七百年,而用香的歷史,與人類趨吉避凶、祛瘟除疫的需求和心願是分不開的。

檀香作為佛教聖品,從印度引入中國,在各種佛教儀式中,佛前熏燒檀香都是莊嚴、清淨、祥瑞的象徵。首先檀香可以消菌殺毒、祛邪去病,其香味優雅醇厚,溝通天地之善念,護佑吉祥、健康。其次,燃香之火,加上真心正念,可消除一切障礙,是殊勝妙法。

作為天地之間幾十年才能成材的珍貴樹種,檀香的香味來之不易,那是生命堅韌歷練而成的性命之香,殊有妙意。無論品香、數珠、觀賞檀香木雕,若能以真摯的情感與之相應,自然會得到吉祥的回報。

金菩提宗師曾說,如果你用愛心來對待自然界的萬物,它們就能夠幫助你消除病痛,甚至避開災難。這個愛心並不是不停地對它說感謝的話,而是自然流露出的一種感情。和它們互動,你能了解很多的秘密。

以摯愛之心,更深入地了解檀香木性,更耐心地品鑒檀木香氣,日久天長、珍惜對之,在品鑒檀木的紋理、色澤與香氣之中,也許將能靈感倍增,了悟天道。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26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