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離過敏 擁抱美麗·之一
皮膚常識知多少
皮膚覆蓋全身,是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也是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天然屏障,它起着保護體內各種組織器官免受外在因素直接侵襲的作用,也被看作是具有獨特免疫功能並與全身免疫系統密切相關的組織器官。
皮膚的表現反應着人體的健康狀況,健康的皮膚柔潤、平滑、有光澤、富有彈性,不僅傳遞著健康的美感,還能給人一種容光煥發的自信。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那麼,您對皮膚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皮膚小知識:
1、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2、眼瞼處皮膚最薄,手掌、足底處的皮膚最厚;
3、人體每分鐘脫落的皮膚細胞數量達3~4萬個;
4、皮膚分為三層,由外向內依次為: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層;
5、皮膚分為有毛皮膚與無毛皮膚兩類,傷後形成的皮膚瘢痕既沒有毛髮,也沒有汗腺;
6、皮膚除了有感覺和保護人體的作用外,還可自動調節體溫、分泌油脂、通過汗腺排洩廢物,皮膚的吸收作用也是護膚品能夠發揮作用的保障,此外,皮膚本身還有細微的呼吸作用。
何謂皮膚過敏
有人說,肌膚就是身分證,不經意間就會透露出自己的年齡和健康狀況。皮膚健康,雖不能保證通體自在,但是一旦出現皮膚過敏的問題,不僅影響美觀,而且也會帶來健康問題。
過敏,簡單說來就是機體對某種物質過度敏感。皮膚過敏是指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後,皮膚的異常表現,如紅腫、搔癢、水泡等。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
有的人會感覺奇怪,幾個人同時食用或接觸了相同的物質,為什麼別人沒有過敏呢?其實引起過敏反應的不只是外部因素,過敏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原因就在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過敏易發生於敏感體質,多與遺傳有關。
身體擁有天然的免疫防禦系統,正常情況下,當身體遇到有害的外敵侵襲時,會自動產生抗體,保衛機體不受侵害,而敏感體質是因為把某些正常無害的物質認為是有害物質,同樣產生抗體來「作戰」,這種過度的反應就導致了機體的過敏反應。
皮膚過敏的主要表現
1、接觸性皮炎:
指皮膚接觸某種物質後,局部發生紅斑、水腫、丘疹等,常伴搔癢或疼痛,嚴重者可有水泡、脫皮等現象。
2、蕁麻疹:
俗稱風團或風疹塊,最初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搔癢,繼而出疹,面部、軀幹、四肢都可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中醫稱為隱疹,與風邪有著密切關係,風邪致病的特點是來得快,去得也快。
春季是蕁麻疹的高發季節,雖可自行消退,但常常反覆發作,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據統計,大約20%的人一生至少發生一次蕁麻疹。
3、溼疹:
表現為局部或全身出現紅斑、丘疹、水泡,有組織液滲出傾向,伴隨劇烈搔癢,慢性溼疹常以苔蘚樣變為主(編註:苔蘚樣變指局限性皮膚增厚、粗糙,表面紋理加深等),易反覆發作,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及體表的任何部位。
4、藥疹:
又稱藥物性皮炎,是指藥物進入人體後引起皮膚黏膜的炎症反應。藥疹分為多種類型,包括發疹性藥疹,蕁麻疹樣藥疹、紫斑型、固定型紅斑、多形性紅斑等等,不同類型的藥疹表現不同,常見症狀為皮膚紅斑、紫斑、水泡及表皮鬆弛、搔癢疼痛等,有時伴有低熱。皮疹消退後多無色素沉澱。西藥過敏較多見,如青黴素、磺胺類等。
皮膚過敏原因探秘
小案例:
瑪麗與男友身處異地,手機是他們的主要交流工具,瑪麗平時機不離手,一天她和男友通了一個多小時電話後,發現臉頰以及耳朵周圍出現紅腫和細小的水泡,搔癢難忍,看了醫生後被診斷為「手機皮炎」。
1、內部原因
(1)過敏體質
易發生過敏反應的人本身具有敏感體質,是發生過敏的主要原因,而中醫認為皮膚與內臟是統一的整體,皮膚的表現是內臟狀況的反應,正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例如脾功能不好容易生溼,肝火大容易生熱,溼熱交織就容易使皮膚變得敏感。溼疹、蕁麻疹等便是與體內痰溼、熱毒、瘀滯,以及脾、肝、肺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另外中醫還有「十敏九肺」、「 肺主身之皮毛」之說, 可見皮膚類疾病與內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此外,中醫認為過敏與血熱有關係,尤其春季容易上火,風又大,風助火勢,使得風熱之邪侵襲體表,從而產生過敏的症狀,如搔癢、紅疹等,也是中醫所講的「無風不作癢」。
(2)生理因素
正常人體的皮膚可分泌皮脂,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弱酸性的皮脂膜,有它的存在,不僅能夠保持皮膚水分,還具有抑菌作用,能大大降低皮膚遭受外界侵害的機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會因其分泌功能漸漸衰退而變得乾燥起來,使一些過敏原更容易入侵皮膚而導致過敏。
(3)精神心理因素
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壓力、身體的透支等等,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低下,甚至持續處於亞健康狀態,此時,機體更容易遭受外界「不良分子」的侵襲。尤其是精神心理的狀態對身體的作用不可忽視。
有一位成人哮喘患者每逢在春季之時,很容易哮喘發作,疑為和吸入某種花粉有關。一次,他到醫院候診時,在他座位背後的桌上花瓶中插有一束鮮花,當他注意到鮮花後,馬上驚慌失措,哮喘發作。然而當他再仔細一看,原來只是一束「人造紙花」時,哮喘就自動消失了。[1]
其實,不只是哮喘患者,有一些人在精神過度緊張或者面對特別在意的事情時,也都可能不自覺地引起身體相應的某種反應,如某人對小狗、小貓特別反感,當他看到貓、狗出現在身邊時,身體就會因心理情緒的影響而產生過敏反應,出現搔癢的症狀。
2、外部原因
(1)過敏原
刺激機體發生過敏反應的物質被稱為過敏原,當過敏體質第二次接觸到某種過敏原時,即可發生過敏反應。常見的過敏原可分為以下4類:
吸入式過敏原:
花粉、塵蟎、細菌、動物皮屑、油漆等;
食入式過敏原:
種類繁多,如海鮮、芒果、花生、牛奶、蛋白、食品添加劑等,有的人甚至對大米、豆類過敏;此外還有口服藥,如磺胺類、頭孢類藥物等。
接觸式過敏原:
首飾、金屬、化纖布料、化妝品、外用藥,以及化學製品如蚊香、橡膠、油漆、塑膠、香精等,有些洗髮、護髮及染髮用品也容易引起皮膚過敏,進入眼睛甚至會引起角膜炎。此外還有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輻射等。
注射式過敏原:
一般為藥物或疫苗,例如青黴素、血清疫苗,如狂犬病疫苗等。
(2)季節與環境因素
季節轉換、乾燥、溫熱潮溼、溫差較大或忽冷忽熱都會導致敏感肌膚出現過敏現象。中醫認為風、寒、溼、暑、燥、火等邪氣都可能入侵人體,造成體內陰陽平衡失調,從而出現過敏現象。
氣溫較高時外出,過量的紫外線直接照射也可對人體的皮膚造成傷害,敏感的人會產生過敏現象,照射區的皮膚出現紅腫、色素沉澱,甚至刺痛和水泡,也稱為日照性皮炎,以春、夏、秋季最為嚴重。
此外,室內空氣汙染和灰塵也可引起過敏反應。尤其在乾燥的環境下,灰塵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如果通風不良就很容易引起敏感的皮膚出現紅腫、搔癢、脫皮等現象。
參考資料:
[1]百科名醫http://linyaoguang.baikemy.com/expert/article/2005221486337;jsessionid=FA38EA45D8A7A386358D7B22933BE353)
皮膚過敏的預防與護理
敏感體質是由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決定的,先天因素很難改變,但可以通過一些防護措施來減少過敏發生的機會。
一、從自身防護做起
1、檢測過敏原
過敏原因人而異,個體差異非常大,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物質和食物,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過敏原,可以去醫院檢測一下,找到自己的過敏原並避免與其再次接觸,這樣會大大減少過敏現象,也是預防過敏的最好方法。
2、護膚品的選擇
(1)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皮膚類型,選擇與皮膚相適應的護膚品;
(2)在選擇護膚品前可以做一個皮膚測試,比如取少量護膚品塗抹於耳後或前臂內側,一至兩天內如果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就可以適當選用了;面膜也可以先剪下一小塊貼於耳後試驗,如果出現發紅、搔癢等不適,說明不宜使用。
(3)選擇味道清淡、不含酒精、無刺激性的安全護膚品。護膚品的成分越簡單越好,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品後,不要頻繁更換,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3、給皮膚「穿上」防曬衣
紫外線過敏是因為陽光中UVA和UVB兩種紫外線均可以直接射入皮膚,其中UVA可直達皮膚的真皮層,給肌膚帶來嚴重傷害。短時間之內(一般20分鐘左右),被光照射到的皮膚就會出現發熱、紅斑、灼痛及脫皮等反應,長時間的日光照射不僅使局部肌膚出現色素沉積,還會導致皮膚鬆弛老化,過早產生皺紋,嚴重者甚至會破壞細胞中的DNA。
敏感性肌膚的表皮層較薄,對紫外線的防禦能力較弱,所以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盡量避免強光照射。物理防護可謂沒有副作用的最佳防護方式,比如戴遮陽帽,穿長衣長褲,撐遮陽傘;此外,化學防護中的隔離霜不僅可以防紫外線,還能起到物理隔離的作用——阻止髒空氣、花粉等過敏原進入毛孔。嚴重過敏者建議使用SPF(日光保護因子)30以上的高效防曬用品。
4、皮膚的保養秘
敏感肌膚對外界很多種因素都保持著敏銳的「警覺性」,因此,要精心呵護您的敏感肌膚,就要在生活一點一滴中多加注意,比如規律作息、不熬夜、不吸菸、不喝酒、不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情緒激動等等,都是保證健康的重要基石,也是維持皮膚美麗健康的必要條件。如果您是敏感性肌膚,小編在此提醒您在生活中留意以下小細節:
(1)為保持皮膚清潔,毛孔清透,宜用冷水洗臉;洗澡時也不要用過熱的水刺激皮膚;避免頻繁洗臉,以免破壞皮膚屏障而更容易發生過敏;過敏處皮膚避免接觸鹼性洗液,如肥皂、洗潔精等。
(2)為肌膚補充水分和營養,避免因皮膚乾燥而引起過敏,並避免過分依賴化妝品;敏感皮膚不宜化濃妝、不宜去角質。
(3)塵蟎、花粉、動物皮屑是最常見的過敏原,因此臥室裡的床單、枕套、被罩等寢具,一週至少清洗一次並曝曬,室內盡量不鋪地毯,且要常通風,不在家中飼養寵物。
(4)貼身衣物最好選用細膩的純棉製品,寬鬆為宜。
二、皮膚過敏期的呵護
對於已經發生的過敏反應,最首要的方法就是脫離過敏原,減少新刺激。皮膚過敏的緩解是以安撫為主,可以用冷水敷一敷,避免風吹、日曬或過熱的環境;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避免食用海鮮,尤其蝦、蟹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甜食和光敏性食物,如含葉綠素高的蔬菜、螺類等。適當補充維生素C、E,以減輕炎症反應,提高抗過敏能力。
皮膚發生過敏時,通常搔癢難忍,但此時絕對不要搔抓,否則會使局部神經因反覆刺激而變得更加興奮敏感,加重搔癢症狀。如果抓破了,組織液流出來,易繼發細菌感染,加重炎症的反應;若出現水泡或潰瘍,要及時就醫,不要擅自塗抹藥物。
三、增強機體免疫力
1、營養均衡
敏感體質者飲食宜清淡,營養要均衡,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多喝水,可以幫助皮膚補充水分。專家指出,幫助身體抵禦外來侵害的各類免疫細胞的數量與活力,都與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元素有關,為加強皮膚防禦疾病的功能,需要補充適當的微量元素。
比如,機體在缺乏維生素C時,皮膚會變得乾燥粗糙,容易出現過敏現象,如各種皮炎及脫皮等症狀。食用富含大量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蘋果、橙子、菠菜、油菜、芹菜等,有助於提高抵抗力,恢復皮膚彈性,防止過敏反應。另外,維生素C與維生素E搭配著食用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
2、強身健體
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健身方式越來越多,那麼面對這些琳琅滿目的健身方式時如何選擇呢?在此,小編為您推薦一個動作簡單、足不出戶就能讓全身都得到活動的運動方式,那就是大禮拜。
金菩提宗師開示中講到,大禮拜是一個健身的法寶,每天做一小時大禮拜,一天的運動量就足夠了。
許多學員也反映大禮拜有很多功能,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氧含量,排除體內毒素,而且是緩解過敏的好方法。一些患過敏症的孩子和青年人學習了這個方法後,的確獲得了顯著的效果。
3、修心養性
研究證實,巨大的心理壓力可導致精神緊張和焦慮,對免疫系統功能產生嚴重影響,而保持樂觀的情緒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可使人體機能維持於最佳狀態。
中醫認為人的情緒與內臟功能的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如「肺在志為憂」、 「憂傷肺」,而「憂傷以喜勝之」告訴我們可以用「喜」的情緒來戰勝「憂傷」。古諺有「一笑治百病」、「一笑解千愁」,放鬆身心、心平氣和、融於自然,歡喜自然就會湧上心頭,不僅有助於緩解壓力、提高生命品質、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更是增強機體免疫力的絕妙良方!
中醫調心重在少私寡欲、知足常樂,保持一個好心情,便可以輕鬆面對生活。《黃帝內經》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一個心胸豁達的人,自然身心都會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