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浴火重生——腓尼基人的傳奇
傳說中的腓尼基人
古老的腓尼基人多次從毀滅性的打擊下重新崛起的奇蹟聞名於世,令人歎為觀止。他們的傳奇故事流傳了四千年,直至今日,經久不衰。那種堅韌不拔、靈活多變、熱愛和平的精神對當今社會有著很大的啟迪。
腓尼基社會源於古老的閃米特族的迦南人。他們誕生在號稱「文明的搖籃」的新月沃土。這片肥沃的土地,包括了部分西亞、尼羅河谷,以及非洲東北部區域。腓尼基人的主要城市分布於地中海沿岸。腓尼基人曾建立過一個高度文明的古代國家,他們不但是精明的商人,更是勇敢的航海家。他們踏波地中海,穿過直布羅陀海峽,經常出沒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他們創立了興旺發達的海上貿易,借助於商道傳播的腓尼基字母是所有主要現代字母的起源。
火鳥重生的傳說
古埃及曾盛傳著有關火鳥的神秘故事。後來火鳥的傳說又被融入古希臘文化。據說,火鳥雄偉華麗,有著金黃與紅色相間的羽毛。當牠活到五百歲時,身體便會突然化作一團烈火燃燒起來。然後,一隻幼小的火鳥從灰燼中誕生。腓尼基人悠久的歷史正是這個傳說的生動寫照。
這個傳奇開始於公元前三千六百年。腓尼基人為了捕魚和經商的便利開始營造松木船。航程開始只限於離他們最重要城市之一比布魯斯半天遠的距離。他們很快地沿海岸線持續擴張、發展,並在公元前三千二百年與埃及結為了商業伙伴。以此帶來的巨額利益使他們日益富裕起來。在後來的兩個世紀裡,腓尼基人沿黎巴嫩海岸建立了包括比布魯斯、蒂爾、西頓在內的城市。他們同時沿地中海西岸開闢了眾多的殖民地和城市。例如:聖托里尼島、西西里島、克里特島、科西嘉島、迦太基,以及遠在大西洋海岸的西班牙和摩洛哥。在探尋新的領土、民族和民俗的過程中,他們的財富與日劇增。
傳奇式的歷史
腓尼基人如此的成就也導致了敵意、衝突的接踵而來。到了公元前兩千年,其他文化開始試圖征服腓尼基人以及其周邊領域。每二百餘年就會有入侵者進入比布魯斯和蒂爾這樣的重鎮,在一番搶掠之後,入侵者將城市付之一炬、燃成灰燼。如此的毀滅在古代是司空見慣的,但腓尼基人應對這種災難的非凡對策使他們從其他古民族中脫穎而出:他們返回廢墟,萬眾一心地在五至十年內重建家園。嶄新的城市從灰燼中拔地而起,並比以往更加輝煌。這樣的奇蹟在以後的許多世紀中不斷地重複著。
作為一個喜愛和平的民族,腓尼基人不熱衷於東征西討。他們崇尚和尊重家庭、靈性、大地母親、婦女、商業伙伴以及個人隱私。腓尼基人對於多元文化保持著欣賞的態度。這些探險家們由於敬仰各種民俗、傳統以及宗教,所以能入鄉隨俗,並建立起長期友好關係。
當進攻迫在眉睫的時候,腓尼基人充分地體現了其獨特的再生能力。他們擅長外交,總是盡全力避免衝突。當他們得知外族入侵的計畫後,會馬上採取行動,爭取和平解決。他們先是送去貴重的禮物,然後通過談判達成互利的協議。這一出色的外交手腕使他們多次化險為夷,並保障了獨立的主權。
當外交不能奏效,外族入侵已成定局的時候,腓尼基人就會放棄自己的城市,把財產用船運走。在入侵者將城市掠奪一空、燒為灰燼之後,腓尼基人又毫髮無損地帶著所有的財富返回故土,並以堅韌不拔、團結一致的精神重建家園。本著合作第一、同甘共苦的原則,每一個家庭不僅分享商業的利潤,還承擔起重整河山的職責。在集體力量的鼓舞下,腓尼基人一次又一次經歷了烈火的洗禮。
傳說中記載,腓尼基人的首都迦太基城陷落後,燃燒的火焰持續了十七天,燒完之後,灰燼有一米深。羅馬軍鏟開這些灰燼,將鹽撒在上面,這是對他們迦太基不再復活的詛咒。就這樣,迦太基才整個從地球上消失了。
腓尼基人死而復生的奇蹟使世人驚歎;一個個不可思議的事跡流傳至今。
永恆的復活
火鳥的傳說不僅在牠的誕生地「文明的搖籃」保留了下來,而且還融入到世界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中,並出現在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土耳其、蘇聯等許多國家。在中國文化裡,火鳥是鳳凰、百鳥之王。鳳為雄,凰為雌,鳳凰因此代表著平衡、和諧的陰陽能量。牠象徵著高貴、神聖、和平、繁榮、不朽,以及自強不息、不斷昇華的人類精神。當牠和龍配對時,鳳凰代表母性和陰柔的能量,所以按傳統觀念象徵著享有天人地位的皇后。在中國藝術中,鳳凰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 – 221年)墓葬的絲綢畫上。兩千多年前,一位無名畫家的筆給予這不死鳥以永生,不斷激勵著東方的人們。
「復活」,常見於宗教和靈性信仰中。早期基督教的藝術和文學把火鳥描繪成耶穌復活和永生的象徵。猶太教裡也有著雄偉的火鳥超越死亡的傳說。禪修者往往尋求洗心革面、脫胎換骨的昇華,但即使在宗教和靈性的範疇之外,火鳥重生的傳說也在提示我們:只要下決心,每個人都擁有內在的潛能來更新和提升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當我們猶豫、徬徨的時候,就讓我們重溫一下腓尼基人是如何一次次出色自如地重新崛起的事跡吧!
腓尼基人的傳奇故事是給每一個想脫離苦難、選擇新生的人的最美的禮物。當我們放下以往的包袱,去歡喜地接受挑戰,感知內在的潛能、寧靜和感恩時,我們是在向一種古老文明的智慧致敬,而這種不可思議的智慧就潛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