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當保養,HOLD住脊柱健康
脊椎被稱為「陽脈之海」,在中醫養生中,保護脊椎健康非常重要。絕大多數脊柱疾病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我們的骨骼每天不斷在更新,脊柱也在生長變化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養和防護即可有效地預防脊柱病,這裡給您推薦一些簡單好用的小方法吧!
(1)每天八分鐘,讓脊柱挺起來
1、勤做頸部體操
試著用腦袋寫個「風」字,或者向頸部的四個方向做勻速的俯仰運動,都是很好的頸部體操,既可以緩解疲勞又能增強頸部肌肉的柔韌性。兩手臂做游泳的姿勢,雙臂前屈、後伸以及旋轉,這對胸、頸都非常有好處。
2、按摩大椎穴
大椎穴是督脈經穴,我們的頭部低下時,可以用手摸到頸椎骨微微隆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按摩大椎穴可以治療頭痛和防治風寒感冒。常用的方法是將雙手搓熱搓燙,用掌心揉搓大椎部,或者還可以雙手十指交叉握住,兩個大拇指併在一起,把手臂伸到後面,用合攏的大拇指以適當的力度敲打大椎,打通血氣。
3、脊柱伸展式
拉伸可以舒展我們身體緊繃的肌肉,增強脊柱的彈性。我們可以保持站立姿勢,吸氣,兩手臂引體向上舉過頭頂,呼氣,向前彎腰,盡量用雙手抓住腳踝,身體貼近腿部,保持數秒之後緩緩起身。拉伸運動有非常多的方法,比如我們平時的伸懶腰也是拉伸的一種,關鍵在於勤做、勤舒展。
(2)對脊柱友善的五個習慣
脊柱保養小貼士:
「你知道如何安全地搬重物嗎?」
相信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個奇怪的問題。其實搬重物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它是一個「技術活」,我們大多數人搬重物時習慣下身站直不動,只彎腰,這是一個危險的動作,容易拉傷腰部的肌肉。正確的姿勢是:先屈膝下蹲,把重物移向身體後抱緊,用腿的力量抬起身體和重物,避免腰部承受過重的力量,起身後站好了再前行。
1、今天你「坐」對了嗎?
對於每天都「坐」在辦公室的人來說,我們的坐姿通常和辦公器材的擺放有直接關係,良好坐姿的前提是調節桌椅的正確高度。
我們站在距離椅子一步遠的位置,讓坐墊的最高點處在膝蓋骨下方,這樣當坐下時就能兩腿自然九十度彎曲,達到最舒服的姿勢。建議選擇有靠背的座椅,可以減輕腰部的負擔。同時桌子的高度也配合著椅子,兩腿在桌子下面有自由伸展的空間,保持舒適的坐姿,盡量不要蹺二郎腿。另外,電腦顯示器的擺放稍高一些,我們仰頭看對頸椎來說比較好。
還要注意勞逸結合,當我們連續在電腦前工作一小時以上時,可以伸伸懶腰、抬抬頭、走走路等。
2、注意脊柱保暖
我們要避免頸背部受風,尤其避免穿堂風或是在空調下直吹,如果長時間待在溫度過低的空調房裡,平時不妨備上一條絲巾或披肩,這樣既可以避免頸肩部受寒,又有美觀的效果。男士可以穿一件帶領子的襯衫,或者把領子豎起來。
3、選擇合適的枕頭
枕頭過高或者過低對我們的睡眠質量都會有影響。用左手去測量右肩膀的寬度,由頸根到肩臂交接處這個尺度就是枕頭的標準高度了。平時我們睡覺的時候也要注意把整個頭和脖子一起放在枕頭上,不讓脖子懸空。
4、選擇適當的運動
步行、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都是很好的脊柱保健運動。游泳是增強腰背肌力量的有效運動,對頸椎病、頸肩痛都有很好的療效。類似的運動還有打球、瑜伽等。
5、營養補給
中醫認為,「五臟所主,腎主骨」。腎關係到骨和髓的生長發育,所以滋補腎陰很重要,枸杞、菊花、芝麻、桂圓有很好的滋補效果。喝茶也有益於脊柱健康,茶葉中含有的生物鹼和茶多酚,可以消除肌肉疲勞,促進新骨的生長。喝茶也要以清淡為好,適量為佳。在平時飲食中,我們可以多選擇維生素、鈣質含量多的食物,牛奶、豆漿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3)讓脊柱「動」起來
脊柱作為協調我們身體器官和組織的中樞,它就像一台主要伺服器,通過大腦指令調配著我們的身體資源,因此,讓脊柱「動」起來是我們身體保持健康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菩提禪修所推出的系列禪修方法對於養護骨骼非常適合。比如在之前的《禪修與健康》雜誌中,我們介紹過關於「大禮拜」的禪修方法以及殊勝效果等,大禮拜不僅有減肥功能,而且對於我們脊柱問題的調理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
在身體每一次俯身和地面碰觸的時候,全身的骨頭和關節都在運動著,尤其是肩頸和腰椎的關節。兩手臂舉起、俯身、額頭叩地、緩緩起身等這一系列的動作,加上禪修所帶來的能量,使血液代謝加快、氣血暢通,對於脊柱疾病的康復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們做大禮拜時在寬敞、乾淨且通風的位置即可,可以在家中,也可以在戶外,而且在時間上的安排也非常靈活。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早晨做可以讓剛起床時慵懶的身體變得輕快;晚上做可以緩解一天久坐產生的頸椎、腰椎疲勞。實踐證明,堅持禪修一段時間後,很多常見脊椎病都有明顯的改善。
還有「菩提八卦內功」的練習,它是以脊柱為中心的平衡運動,在起承轉合中,頸椎、腰椎和肌肉隨著自然的旋轉得到了舒展和調整,從而變得更加柔韌有力。「八卦」簡單易學,動作輕緩,適合任何年齡階段,有的人在修持過程中駝背、頸肩疼痛等症狀慢慢消失了。
選擇科學和適當的方法,保養脊柱其實並不難,讓我們重視脊柱問題,與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