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9期目錄
 

 

禪與科學
禪修與意識科學

 

意識科學(The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是一門最先進的研究,它的研究領域在於發現人類思想意識(包括情感與信仰)與物質世界(身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聯與相互影響,這門科學正在蓬勃興起。

意識學界的先驅試圖利用現代科技的研究手段,探索人類內心世界,發現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之間的關聯。無獨有偶,量子物理界與神經科學界的研究者也在關注和探索著這一領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人類的每一個想法,均帶有一定能量頻率的電磁波,能夠對周邊的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一研究成果的發現與應用,正在對人類社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壓力之患

 

長期以來,美國的暴力犯罪率遠高於所有其他西方國家。儘管各州政府不斷增加防範措施及財政投入,但是收效甚微。科學家通過長期、大量的生物學和社會學研究發現,導致暴力犯罪率上升的根本原因即「社會壓力指數」(State Stress Index)的增高,人們生活中遇到的諸如失業、破產、離婚或重大家庭變故等事件,均是導致壓力指數上升的誘因。

長期生活在壓力下,人的身體會大量分泌一種被稱為皮質醇(cortisol,又稱「壓力荷爾蒙」)的荷爾蒙,容易使人免疫力降低,產生諸如焦慮、憂鬱、憤怒等不良情緒,進而容易引發攻擊性的行為。因此,緩和人們的生活壓力無疑是減少暴力犯罪的根本解決方案。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專家們試圖發現一種行之有效,又無需巨額財政投入、適合普遍推廣的方法,以幫助人們降低壓力感。

在過去的四十年間,全球超過二百所高等學府進行的六百多例研究實驗已將答案公諸於世。讓我們走近其中最著名的一項實驗案例——華盛頓的「和平奇蹟」。
 

華盛頓的「和平實驗」

 

一九九三年六月,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美國馬赫西管理大學科技與公共政策學院(The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ublic Policy at Maharishi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院長,著名量子物理學家、教育家約翰•黑哲林博士(John Hagelin, Ph.D.),他和另外二十六名社會學家、犯罪學家及治安、政府部門的代表組成項目審查委員會(Project Review Board),組織了為期八週的大型集體禪修活動,旨在研究「通過集體禪修抑制首都暴力犯罪」這一課題,而該研究中的「暴力犯罪」指兇殺、強姦、嚴重攻擊及搶劫犯罪案件。該研究項目作為國家示範研究項目,受到政界、媒體及學術界的嚴格監督。
 

 

禪修者分布在當地酒店及周邊大學宿舍中,每日進行兩個時段的集體禪修。禪修人數分三期逐步遞增,從最初的約一千人至中期約兩千五百人,最後一週增至約四千人。

研究的另一隨之變化的數據,採用了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公布的每週暴力犯罪率統計報告,對比數據來自聯邦調查局在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二年間同期的暴力犯罪率數據。同時,為保證研究的科學嚴謹性,研究者們也將近五年的相關變化因素考慮在內,例如天氣因素(氣溫、降雨量)、日照時長、當地警察局與社區的反犯罪活動,以及相鄰城市同時發生犯罪的規律。

最終實驗的結果支持了研究最初的預期假設:隨著參與禪修人數的不斷增多,華盛頓地區的暴力犯罪率呈顯著下降趨勢。當禪修人數在最後一週達到約四千人後,犯罪率亦下降至最低點23.3%,且這一結果偶然發生差異的統計概率甚至不到十億分之二。對比之前五年的同一時期,犯罪率並未曾有過同樣顯著的下降。(資料來自1999年6月John S. Hagelin, Maxwell V. Rainforth, David W. Orme-Johnson, Kenneth L. Cavanaugh, Charles N. Alexander, Susan F. Shatkin, John L. Davies, Anne O. Hughes, and Emanuel Ross Effects of Group Practice of th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Program on Preventing Violent Crime in Washington, DC: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Demonstration Project, June-July 1993, http://istpp.org/crime_prevention/)

同時,研究進一步表明,促使暴力犯罪率驟減的原因並非源於警方人事的變化,且這樣好的效果不僅隨著禪修人數的增加而愈發明顯,還在八週的研究項目結束之後維持了一段時間。統計分析顯示,按照此模式進行推演,如果該地區長期擁有四千名禪修者,整個地區的暴力犯罪率將有望減少48%之多。
 

 

這項「和平實驗」在世界各地的大量重複試驗中均得到驗證,「世界禪修日」也由此應運而生——每月第一個星期天和農曆每月初一,在世界各地的當地時間晚七點至八點進行集體禪修,這也就意味著當天的每個小時,都有集體禪修活動在世界各個角落進行著。通過禪修,為世界增添和平與美好的意識能量,也正是每一位禪修愛好者的真誠願望。

 

禪修怎樣改變我們的意識?

 

我們知道,禪修幫助人們放鬆身心,降低內心的壓力感,從而改變個人的意識,使人回歸純真、至善的本性,但人們大多並不清楚這樣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事實上,通過禪修訓練,人體的大腦組織、腦電波都會產生變化,並且這些變化可以測量出來。

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精神病學家薩拉•拉札爾(Sara Lazar)博士與她的團隊,在二〇〇五年對十六名成員做磁共振圖像(MRI)掃描,記錄他們的大腦組織情況。兩週後,成員們開始每天進行平均二十七分鐘的禪修訓練,為期八週。同時,項目設置另外一組沒有參加禪修的人員作為對比。實驗結束後,對所有成員再次進行磁共振掃描。研究結果顯示,經過禪修訓練後的成員,大腦中負責學習、記憶的部位——海馬體(Hippocampus),以及與自我意識、同情有關的組織中,灰色神經組織密度均明顯增加;而產生焦慮和壓力的部分密度有所減少。(資料來自2011年1月 Sciencedaily 網站 Mindfulness Meditation Training Changes Brain Structure in Eight Weeks,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1/110121144007.htm)

六十七歲的禪修大師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至今已禪修四十年了,他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二〇一一年,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教授理查德•戴維森(Richard Davidson)為首的一些神經學家,對他進行了全方位的大腦活動監測。他們發現,馬修大腦內與記憶、專注、幸福感有關的伽馬波(gamma wave)震盪幅度打破了紀錄,說明他的快樂指數非常高,正面情緒也特別強烈。
 

禪修、集體意識與場效應

 

禪修可以改變我們的腦部結構,使我們的個人意識產生變化,而「和平實驗」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方法,來自於美國馬赫西管理大學的創始人——馬赫西大師(Maharishi Mahesh Yogi)畢生所傳授的「超覺禪修」(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馬赫西大師認為:社會的特質,成形於每一位社會成員的意識,即是集體意識集合而成;每位個體成員,同時也生活在集體意識的影響範圍之內。因此,當個人的壓力感集合為集體的壓力感時,便會有暴力犯罪等社會問題顯現出來;反之,當人們通過禪修的方式,獲得內心的平靜和諧時,匯聚而成的便是和諧的集體意識,從而有效地改善社會生活質量。禪修會讓人們的意識回歸到最純淨的意識狀態(pure consciousness),也是與自然之道相融合。

這項研究的成果不僅對於學術界產生深遠影響,更對推進世界和平具有非凡意義。研究項目的負責人,黑哲林博士用量子磁場的理論來解說這一偉大發現,他說:「好比磁鐵產生磁場,讓鐵屑有序地排列一樣,禪修使腦電波也產生了高度的『一致性』,通過個體意識擴散至社會集體意識當中,我們便可以通過社會壓力指數的變化,間接地測量到例如暴力犯罪率的降低。我們稱這種現象為意識的『場效應』。」(引用自2010年5月Mtnspirit Global Meditation to Heal Waters, http://blog.mtnspirit.org/2010/05/07/global-meditation-to-heal-waters/)這種「場效應」的強大應用,使傳統的社會秩序維護手段——武器和戰爭,在未來或許很快會被放棄,如磁懸浮列車會替代傳統的火車。黑哲林博士說:「通過禪修的方式提升社會集體意識,才能夠為社會帶來最快速、最徹底的變革。」(引用自2012年3月Mario Orsatti “Only Higher Consciousness Can Transform Our World”-Dr. John Hagelin, http://www.tm.org/blog/research/higher- consciousness/)

 

結語

 

當今,在蓬勃新興的意識科學領域,集合了神經科學、量子物理領域的諸多精英學者,而古老的禪修,無疑是意識科學最為完整、博大的基石。如眾多禪修愛好者們所親歷過的那樣,禪修帶給人類的神奇效果,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也將獲得更多科學的論證與詮釋。但正如經驗數據已經反覆驗證的:從個人身心靈的康復、意識的變化,到整個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禪修對個人和社會都能帶來根本性的改變,益處良多。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9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