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8期目錄
 

 

禪修後的「心」變化

 

安慧,馬來西亞

圖文由馬來西亞菩提禪堂提供

 

初識禪修

 

初識禪修,是於二〇一二年四月菩提禪修在吉隆坡舉辦的一次法會。法會上,金菩提宗師為大家調理身體,很多人都有明顯的反應和很好的效果。而那天我原本是比較疲勞的,但參加完法會之後,感覺特別精神。

於是,我參加了之後的菩提禪修八天健身班。原來我的身體容易受寒,練了《大光明修持法》後,整個身心都變得溫暖,能量也增強了。

在這年九月的二級班上,我正式拜師,金菩提宗師賜我法名是「安慧」。我非常喜歡這個法名,我覺得需要用智慧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事物。十二月,我參加了三級班,對菩提禪修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尤其是在心性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

 

「心」變化之一:煩惱皆是歷練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許多人漸漸變得不相信別人,害怕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競爭對手、是「敵人」;心裡缺乏安全感,總是害怕受到傷害。這也是我原來面對的壓力與環境。曾經,工作中別人給我帶來的種種挫折、困難、傷害,會讓我很不開心,很壓抑,甚至一直難以釋懷。

聽了金菩提宗師的開示後,我的想法變了:這些困難、傷害是來成就我的,我承受得越多,能力就越強。於是,現在的我不會像以前那樣迷惘,而是會朝著金菩提宗師指導的慈悲、多做好事的方向走。這讓我工作得越來越開心,越來越順利。

 

「心」變化之二:付善意得善果

 

以前,我比較沉默,不會主動跟別人打招呼,也不會主動關心別人。禪修後,我的心打開了,會主動跟別人交流,會給別人擁抱,會真誠關心別人。哪怕是幫不上忙,我也願意去聆聽他們的傾訴。我覺得這會對他們有幫助,讓他們減輕壓力,盡快把負面的能量釋放出去。

 

 

我發現,當真心真誠地與他們交流溝通,我也得到了善意的回應。當我遇到困難時,會獲得他們的幫助和關心。就這樣,我與家人和同事的關係更融洽了。

 

「心」變化之三:慈悲心愛眾生

 

從小,我自問對別人也挺好的,覺得自己算個好人,但學習禪修後我才意識到,其實我並沒有真正地從心底去關懷別人。在菩提禪修二級班、三級班上,我漸漸明白慈悲就是大愛,就是付出,就是感恩。懂得感恩讓我和家人的關係更加親密。現在在家裡,我會給父母倒杯水,聊聊天,真心地和他們分擔彼此的快樂和煩惱,感覺很溫暖、很開心。我到現在才真正意識到,這才是一家人的感覺。

而大愛則是用慈悲心去看待眾生,去愛萬物。記得金菩提宗師講過一個母狼的故事。在冰天雪地裡,母狼為了給自己的孩子找食物而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這個故事令我深受感動。按照我以往的思路,認為母狼偷吃被打是應該的,但現在我認識到一切生命皆是平等,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都有著同樣苦和樂的感受,而且那份偉大的母愛是那麼震撼人心。所以,就如金菩提宗師所說,我們應該像大海一樣去容納萬物,用慈悲心去關愛每一個生命。

 

「心」變化之四:心開放更開心

 

以前工作壓力大時,我往往很難承受,又不會釋放,所以很容易生病。當時大概每三個月就會有一次感冒,隨之而來的咳嗽、發燒和喉嚨痛往往要持續一個星期。禪修之後,我深刻感受到金菩提宗師是如此的慈悲,給我一種強烈的心靈歸屬感。宗師的加持慢慢把我的心打開,讓我的心變大。心境開朗了,承受力和抵抗力自然也增強了很多。所以,儘管壓力依然,但我完全可以承受了,而且這一年以來感冒發燒都沒有再跟我「結緣」。

曾經的我和很多人一樣,用地位、財富去衡量一切。如今,金菩提宗師的慈悲理念時時刻刻指引著我。當事情發生時,我不再執著於為什麼,而是學著從不同的方面思考問題,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想著怎樣用一顆慈悲之心去感化別人、幫助別人,把事情辦得更好。而當我成功幫助了別人,看到他們帶著快樂和微笑離開時,我同樣感到很快樂,很多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現在的我充滿了信心,我相信我的事業會有一番成就。同時,我希望有更高的智慧,更好地去幫助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更多的人。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8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