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8期目錄

國際禪修動態

 

印度近代哲學家和印度教改革家辨喜

 

二〇一三年是印度近代哲學家和印度教改革家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1902)的一百五十年誕辰。他的名字又被譯作斯哇密•維韋卡南達,辨喜是他的法號。他是第一個把印度傳統哲學思想和瑜伽修行介紹到西方的先驅者。他師從羅摩克里希那(Ramakrishna),後者在印度教的基礎上提出「人類宗教」的思想,認為世界上各種宗教所信仰的神均為同一個實體,區別只在於名稱不同;而各宗教都有一個一致的目的,即達到人與神的結合,實現普遍之愛和美好的生活。

一八九六年,辨喜在美國創立了紐約吠檀多研究會(the Vedanta Society of New York),不同宗教的人們都可以不用改變其信仰而登記為該會的成員。辨喜堅信,西方的科學與東方的哲學會攜起手來,因為最終東西方會融合在一起。

回國後,辨喜與羅摩克里希那的弟子們一起在加爾各答創立了羅摩克里希那教會(Ramakrishna Mission Association),現在已經成為印度最受尊敬的組織之一。

在《辨喜全集》中,有這樣一段話:

「有沒有地獄或天堂,有沒有靈魂,這都不重要!瞧!這個世界就是充滿貧苦窮困的世界。像佛陀一樣走入這個世界吧!盡一切力量來減輕困苦,或是為了要做到這一切而犧牲吧!忘掉自己是第一課。這一課不管你是有神論者或者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或吠檀多論者,基督教徒或穆斯林……我的國家裡,即使是一隻狗沒有食物,也要餵養牠——這就是我的全部宗教。」

霍克:奔跑在世界屋脊上的素食者

 

二〇一一年深秋,利茲•霍克(Lizzy Hawker)在世界屋脊上堅定地跑過。

霍克設定的路線是:自東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境內起跑,然後一路向西直至中國西藏邊境。霍克上路時,只帶著最簡單的裝備——一個睡袋、一個小帳篷、一個小火爐和一些基本食物,卻要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內每天跑上兩個馬拉松,且只能通過一部衛星電話偶爾和外界聯繫。稀薄的空氣,崎嶇的地形,惡劣的環境,不可預知的前路以及與世隔絕的孤寂,這樣的生命禁區在霍克看來卻是「無比美麗,月是滿月,空氣明淨」,她覺得能夠在此跑步,真是太美好了!


霍克被稱為「女超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極限長跑者之一。二〇〇五年,霍克開始參加極限賽跑,165公里的勃朗峰越野跑成為她的第一次競賽。馬拉松全程為42.195公里,165公里意味著要連續跑上幾乎四個馬拉松,而且還是在高海拔的野外。然而,二十五小時後,霍克成為了第一個突破終點的女性。二〇一一年九月,霍克在北威爾士(North Wales)參加了一項二十四小時賽跑。這次賽跑的規則是:在規定的場地內跑二十四小時,其間參賽者可以喝水、吃東西,甚至睡覺,到時誰能跑出最長距離,誰就獲勝。霍克取得了第一,她的紀錄是二十四小時內跑了245公里,比第二名的男選手足足多出了3公里有餘。

霍克這個倫敦女人似乎就是為極限長跑而生的。然而,她既非出自運動世家,也非職業運動員,甚至沒有任何教練或營養師;而且霍克大學時在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學習的是自然科學,並取得了極地海洋學博士學位,還參加過英國的南極考察團。

那麼,是什麼給了霍克這樣的能力和毅力呢?我們或許能從她的飲食結構裡一窺端倪。霍克是素食主義者,從五歲開始就長期吃素。受益於此,霍克具有了極適合長跑的結實身軀、強大的心血管系統以及堅強的心智。而其中心智的堅強是人類能夠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核心支持。

英國奧委會曾邀請霍克跑馬拉松。成為職業運動員,意味著可以開啟榮耀和財富之門,而馬拉松對霍克而言又輕而易舉。可霍克對此卻興趣不大。遠離了奧運會的盛大、熱烈,霍克在地球上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開始奔跑。這是她一個人的奧運會,這是她一個人的「更快,更高,更強」(Faster, Higher, Stronger)!而她的靈魂也在「呼呼」的風聲中,在寂靜的高原上,在湛藍的天空裡更為自由地飛翔,永無止境!

孔明燈祈願世界和平

 

當地時間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菲律賓中部伊洛伊洛省(Province of Iloilo)的一所大學校園裡,15,185盞孔明燈被點燃之後升入空中,刷新了此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組織者是一個泰國的禪修學院,他們聲稱,這是為了「用禪修慶祝世界和平」。很多孔明燈上印著「內心和平,世界和平」的字樣。據當地媒體報導,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負責人都到場觀看。

 

菩提禪修青年領袖訓練營

 

二〇一三年暑假,菩提禪修相繼在馬來西亞、加拿大溫哥華舉辦了為期十二天的「青年領袖訓練營」。該訓練營旨在培養傑出的青少年,使他們具有領袖的素質和能力、優秀的人格以及遠大的人生目標。其內容涉及領導力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大腦潛能開發、價值體系與道德準則的培植以及戶外挑戰等,使參加訓練營的青少年們得到全方位的鍛鍊。

在整個訓練營活動中,學員們通過對大禮拜、「菩提開智功」、《大光明修持法》、念佛等禪修方法的練習與記憶力訓練,深入體會禪修的概念,感受菩提妙法帶來的智慧與奇蹟,並能將所學的應用到自己以後的生活中;在升學講座中,與世界名校近距離接觸;在「假如我是市長」演講環節,小領袖們充分發散思維,有條不紊地表述著自己從教育、經濟、政治、人文等多個方面對城市的設計和規劃,鍛鍊了表達交流能力;隊長競選活動,提升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和服務精神;「金盆洗手」大會,令他們突破自我,勇於站在眾人前,面對自己的缺點;營銷表演,促使其探索商業模式與營銷技巧;登山、漂流、攀岩、叢林穿梭等戶外運動,則鍛鍊了他們的體魄,磨練其意志,增強團隊合作意識;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又讓他們深深感受到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與底蘊。

除此之外,通過對金菩提宗師開示的學習,學員們更深刻地認識了禪師的慈悲理念;而義工們的分享,也促使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菩提的大家庭中來……

二〇一三年的暑假,對於這些參加青年領袖訓練營的孩子們來說,意義非凡。每一位小領袖都在慢慢變化著,在這裡,他們學會了恭敬,學會了合作,學會了感恩、奉獻與彼此關懷;在這裡,他們挑戰了極限,突破了自我,更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在這裡,他們的生命不再平庸,而是向著成功和幸福大踏步地邁進,向著更高的人生境界和更遠大的人生理想邁進。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8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