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7期目錄
 

 

什麼是子宮肌瘤?

 

近年來,由於受環境污染、飲食結構改變等因素影響,子宮肌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出現年輕化的趨勢。有關資料顯示,患有子宮肌瘤女性終生發病率在20%-25%,而三十至五十歲的女性發病率為30%-50%。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關於子宮肌瘤的報導,到底什麼是子宮肌瘤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子宮肌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部位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它原發於子宮肌層,當其繼續增大時,根據發展方向的不同可分為五種類型:

1.肌壁間肌瘤。此類肌瘤於肌壁內生長,且包在肌層中,初發病時大多是此類肌瘤,因此也最常見,在所有子宮肌瘤中所佔比例可達60%-70%。

2.漿膜下肌瘤。肌瘤位於子宮表面的漿膜下,約佔20%-30%。

3.黏膜下肌瘤。肌瘤位於子宮腔內的黏膜下,約佔10%,此瘤可使子宮腔逐漸增大變形。

4.子宮頸肌瘤。這類肌瘤較為少見,由於其長在子宮頸上,生長部位低,可導致手術切除困難,從而損傷輸尿管、膀胱。

5.多發性子宮肌瘤。以上不同類型的肌瘤長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女性,孕期往往迅速增大,絕經後肌瘤大多停止生長,甚至萎縮;有些患者則因為家族遺傳。子宮肌瘤早期大多無症狀,少部分會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壓迫症狀及疼痛等。
 

那麼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有哪些呢?

 

西醫對子宮肌瘤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瞭,但一般認為,子宮肌瘤是一種依賴雌性激素生長的腫瘤,因為其多發於女性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齡時期。在妊娠期或外源性高雌激素環境下,肌瘤會迅速長大,而絕經後則隨著子宮萎縮而變小或消失。

中醫則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寒、濕、熱邪侵入身體,或是不良情緒、飲食引起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血阻滯、瘀血、痰飲、濕濁等,積滯於子宮而成腫瘤。

金菩提宗師在提示大家「飲食之道是平衡之道」時,曾提到當人體內某種毒素或多餘物質不斷累積,不能被轉化吸收時,就有可能在人體某一薄弱環節的部位形成腫瘤。又曾在闡釋情緒對健康的影響時說到:「當壞情緒由精神變化成一種負面的信息能量時,如果跑到身體的某一個臟腑或某一個部位,就會窩在那個地方出不來,或者再轉化為另一種能量,這個能量集中在某個部位,就會產生腫瘤。」

因而造成當今女性子宮肌瘤高發病率的風險因素,一般認為有以下幾個:
 

激素的影響。

 

現在的食物常常受到高含量激素的污染,導致女性初潮年齡小,肥胖的女性越來越多。再加上晚育、未生育的現象愈發普遍,造成體內雌性激素水平偏高,從而導致子宮肌瘤。另外一個重要誘因則是,許多愛美的女性容易盲目選擇減肥藥、養顏品等藥物,長期服用,擾亂了體內激素的正常代謝,最終患上子宮肌瘤。為了漂亮卻失去了健康,這些藥物成為女性的「美麗殺手」。

 

多次流產或避孕不當。

 

當今女性生育年齡的普遍推遲和生育率的降低,造成避孕、流產現象相對變多。多次流產會使子宮受到嚴重刺激和損傷,很容易導致病菌侵入,最終引發子宮肌瘤。

 

情緒抑鬱。

 

現代社會女性面臨生活、工作、社會的多重壓力,常常身不由己,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產生子宮肌瘤。

 

著涼。

 

一些女性為追求漂亮,甚至在嚴寒的冬天都穿得很少。另外,冰箱、空調的普遍使用也增加了女性受寒的「方便條件」。子宮喜暖,女性著涼最易引發婦科疾病,尤其在生理期、產期,寒涼之氣最易對子宮形成傷害,導致子宮肌瘤。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7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