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禪修動態
二〇一三年二月,美國資深禪修教師南希•庫克•德•艾蕾拉(Nancy Cooke de Herrera)以九十高齡辭世。德•艾蕾拉被認為是西方靈性運動的先驅。她曾於一九六八年在印度學習超覺靜坐,麥當娜(Madonna Louise Ciccone)、雪瑞兒•克洛(Sheryl Crow)、賈德•阿帕(Judd Apatow)、寶拉•阿巴杜(Paula Abdul)等名人都曾經向她學習禪修技巧。
德•艾蕾拉於美國加州皮蒙特市(Piedmont, California)長大,上世紀四十年代曾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就讀微生物學專業。她的第一次婚姻以失敗告終,第二任丈夫路易斯•德•艾蕾拉(Luis de Herrera)在婚後不到三年就因病辭世,這個重大的打擊在她心中埋下了探索生命奧秘的種子。之後她成為美國時尚界的佼佼者,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裡,巡迴十五個國家展示美國時裝。一九六二年,德•艾蕾拉遇見了超覺靜坐大師馬赫西(Maharishi Mahesh Yogi),開始踏上了靈修和覺悟的道路。
德•艾蕾拉成為馬赫西的追隨者與推廣者,並前後多次前往位於北印度的瑞詩凱詩(Rishikesh)小城——印度著名的瑜伽靜修聖地,在馬赫西的靜修院裡做義工。一九六八年,當披頭士樂隊(The Beatles)停留在馬赫西的靜修院裡學習靜修時,德•艾蕾拉負責擔任他們與馬赫西大師之間的聯絡員。德•艾蕾拉還曾去西藏,並拜訪了多位高僧。以此經歷為藍本,德•艾蕾拉撰寫並於一九九二年出版了自傳體備忘錄《超越大師:一個女人,數個世界》(Beyond Gurus: A Woman of Many Worlds)。讀者透過這部書,不僅僅是閱讀到德•艾蕾拉的個人成長史,也能從側面一瞥西方禪修及靈性運動的發展史。作者筆觸細膩,描寫生動,書中還講述了當年披頭士樂隊來到瑞詩凱詩的種種細節,以及最後匆匆離開馬赫西的靜修院的原因。
二〇〇三年,德•艾蕾拉出版了第二部傳記《你所需要的只是愛:一位見證者講述靈修從東方進入西方》(All You Need Is Love: An Eyewitness Account of When Spirituality Spread from the East to the West)。在這部長達五百頁的書裡,德•艾蕾拉講述了她與馬赫西大師的友誼,還有當年與披頭士樂隊、美國女演員米亞•法羅(Mia Farrow)、海灘男孩成員邁克•洛夫(Mike Love)、蘇格蘭歌手多諾萬(Donovan Leitch)、音樂家保羅•霍恩(Paul Horn)一起在馬赫西的靜修院裡靜修的日子。讀完這部書,我們可以了解到馬赫西如何從一個寂寂無聞的精神導師,成長為國際著名的超覺靜坐禪修的創始人;也了解到德•艾蕾拉如何走向終生修行並教授超覺靜坐的道路。
藏人比丘尼瓊英•卓瑪
瓊英•卓瑪(Ani Choying Drolma),這位一九七一年出生於尼泊爾的藏人比丘尼,現已發行過幾張專輯,在許多國家開過演唱會,是一位喜歡詠唱藏傳梵樂的流行偶像。瓊英•卓瑪從小目睹和親歷父親對家人的粗暴蠻橫,對愛情和婚姻極端失望。所以,十三歲時,她自願進入寺廟成為比丘尼,師從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很快成為出色的佛曲詠唱者。喜歡唱歌的瓊英•卓瑪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和鼓勵,其中美國吉他手斯蒂芬•泰伯特(Steve Tibbetts)幫助她走上了國際樂壇。她的歌曲被譽為「天籟之音」,純淨而澄澈,寧靜而莊嚴,給聽眾帶來了超凡脫俗的體驗。據英國BBC網站報導,瓊英說:「我帶給世界的聲音,源於虔心修行,誠信菩薩的慈悲。」
瓊英•卓瑪成立了「尼泊爾比丘尼福利基金會」(Nuns Welfare Foundation of Nepal),並於二〇〇〇年在加德滿都附近創辦了愛麗亞•塔拉(Arya Tara)學校,教授十一至二十歲剛開始修行的比丘尼們諸如藏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以及禪宗等課程,以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
動態
手機應用幫助冥想
利用腦波操控手機遊戲已經不是新聞了,利用手機應用來學習禪修和安排禪修時間也並不新鮮,但把腦波的變化用手機應用偵測並表現出來,以幫助人們進入冥想狀態,達到放鬆和緩解壓力的效果,卻毫無疑問是件新鮮事。
加拿大一家公司於二〇一三年二月推出了一款新的手機應用,與單獨出售的頭套相匹配,能偵測冥想者腦波的變化。使用者戴上頭套,將有傳感器的部分置於前額,以測量前額所發生的微量的電流變化,然後選好進入冥想的時間長度,或者選擇一曲冥想指導音樂,之後開始冥想。在手機屏幕上,會顯示一支點燃的蠟燭,燭火的亮度與冥想者的冥想深度、放鬆程度相關,越放鬆、入靜,燭火就越亮。這款應用使得冥想者的大腦所發生的變化一目了然。使用者還可以看到一個實時變化的圖表,與腦波的變化同步。
「禪修與健康」
facebook啟動
菩提禪修《禪修與健康》雜誌的facebook(臉書,虛擬社交網站)頁面已經啟動,具有一中一英兩個平台,其中中文頁面名為「禪修與健康」,英文頁面名為Bodhi – Meditation & Health Magazine。希望能通過facebook這一平台,把「菩提禪修帶給您健康和快樂」這一理念宣傳出去,並向喜愛禪修的讀者介紹菩提禪修的方法與受益者的見證故事,讓更多的有緣人能受益。習慣於使用facebook這一最大交友平台的人們,只要登錄facebook網站,對「禪修與健康」或者「Bodhi – Meditation & Health Magazine」頁面加上關注,就可以了解到《禪修與健康》雜誌的最新訊息了!此外還可以讀到精心為讀者們打造的人生哲理小句子,啟迪人心向善的智慧故事,視角獨到、發人深省的視頻等等,界面清新活潑,引人入勝。古老的禪修在這裡與現代科技巧妙結合,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或許這也是禪修與現代生活絲絲入扣的一個表現吧!
禪修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
禪修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是的。《正念禪修》(Mindful)雜誌最新登載的一項研究成果認為,培養正念和專注力可以有效提高認知功能。該專案的研究者在心理學課上進行了這項研究。一部分學生在課前被授予禪修技巧,另一部分學生則不禪修而直接上課。課後對所有學生都進行小測驗,結果表明,課前禪修過的學生,比未禪修的學生測驗的分數更高。並且實驗發現禪修對於測驗分數影響非常大,幾乎可以用來預測學生們能不能及格。
菩提禪修對大腦的開發和調整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有很多資質平常、令家長和老師頭痛不已,甚至被懷疑為病態的孩子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菩提禪修訓練後,他們的綜合能力以及學習成績都有了極為顯著的提高;此外,菩提禪修對他們某些潛在能力也有明顯的激發作用,例如藝術、數學、管理、科學等,並且「浪子回頭」,改正了很多壞毛病。經過菩提禪修訓練的高中孩子們,多數都被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等國際排名前一百的著名大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