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禪修動態
名人的禪修故事
好萊塢女星戈爾迪•霍恩的「向上計畫」
今年六十六歲的美國好萊塢女星戈爾迪•霍恩(Goldie Jeanne Hawn)於二〇〇五年創立了霍恩基金會(The Hawn Foundation),與多位神經病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一起探索,開發了「向上計畫」(MindUp Programme),致力於幫助在校四至七年級的學生學習禪修技巧:如何集中注意力,如何正向思維;此後,檢測他們在行為、社交、情感等各方面的能力是否提高。美國、英國、加拿大共有近千所學校實施了這項計畫。
據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參與霍恩基金會的「向上計畫」的學生,樂觀向上的情緒大幅度提高,攻擊性行為明顯減少。該計畫在學校課程之中融入了對於大腦功能的學習,以及分為一天三次的幾分鐘禪修習練。通過學習,孩子們明白了情緒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他們開始懂得欣賞生活中感性的一面,注意力、同情心、包容能力都得到提高,無形之中壓力也減輕了,學習和生活都變得開心快樂。家長們欣喜於孩子們的積極轉變,也試著在家裡和孩子們一起禪修。
二〇一一年九月,戈爾迪•霍恩創作並出版了《十分鐘禪修》(Ten Mindful Minutes),指導家長在家裡和孩子們每天一起禪修幾分鐘,以幫助孩子學習更好、變得更健康快樂。這本書集中了霍恩基金會多年來的研究成果,書中介紹的技巧在很多學校中使用,效果明顯。
霍恩本人從一九七二年就開始喜歡東方哲學,並持續禪修。據霍恩自述,在剛進入演藝圈的時候,自己經歷了一段焦慮和憂鬱期,只要一出現在人前,霍恩就會感覺到暈眩、想嘔吐,將近八個月之後她才從中恢復過來。之後,霍恩花了九年的時間學習大腦的功能,學習心理學等等,受益匪淺。「美國九一一事件」後,霍恩看到學生之中憂鬱症、自殺、退學的統計數字不斷上升,才產生了創立基金會、幫助孩子們重新變得樂觀這樣的念頭,並進而實施。作為四個孩子的媽媽,霍恩希望父母和孩子們都放下手中的電腦遊戲、手機短信,重視真實生活中的相互陪伴;霍恩希望每天父母和孩子都能快樂地度過十分鐘,令孩子不但獲得高智商,更培養優秀的情商。
心靈導師狄巴克•喬布拉醫學博士
狄巴克•喬布拉醫學博士(Deepak Chopra, M.D.)因致力於身心靈的自我療癒研究而知名,被譽為當今世界卓越的心靈導師。他的著作《不老的身心》(Ageless Body, Timeless Mind)提倡利用身心結合的力量,掌控自我意識,延緩身心的衰老,發行量曾達二百多萬冊,曾一度成為《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暢銷書排行榜之首。美國《時代》(Time)雜誌二〇〇八年的一篇文章認為,喬布拉之所以備受歡迎與推崇,是因為他在傳遞著愛、健康和快樂的正面信息。
狄巴克•喬布拉於一九四六年出生於印度新德里,一九六八年移民至美國,後獲得內科醫師資格,專研內分泌學。一九八五年喬布拉遇到馬赫西大師,學習印度草醫學(Ayurvedic medicine,又稱為阿育吠陀)。一九九二年被選為美國國民健康研究院替代醫學方面的特別委員。一九九三年喬布拉成為「夏普人類潛能及身心醫學研究所」的執行董事,研究印度草醫學。一九九六年,喬布拉與神經學家大衛•西蒙(David Simon)共同成立了喬布拉康樂中心(the Chopra Center for Wellbeing),提供各種身心康健服務,以及醫療諮詢,進行冥想、瑜伽以及印度草醫學方面的指導。喬布拉與西蒙曾一起前往印度學習一種古老的禪修技巧,叫作「本初聲音禪修」(Primordial Sound Meditation),並在喬布拉中心大學裡教授相關課程,培訓具格講師。自二〇〇〇年始,喬布拉成為國家印度草醫學協會的顧問。二〇〇九年,喬布拉創立了喬布拉基金會,推進身心靈療癒及教育事業,並為特定研究項目籌集資金。二〇一二年十月五日,喬布拉的兒子古瑟姆•喬布拉(Gautaman Chopra)專為父親拍攝並製作的紀錄影片《解密喬布拉》(Decoding Chopra)面世。
與此同時,喬布拉還是一位勤耕不輟的作家,不僅擔任諸多雜誌報刊的專欄作家、定期撰稿者,而且著作頗豐,被譽為近二十年來享譽西方世界的精神、宗教和靈修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括《不老的身心》(Ageless Body, Timeless Mind)、《心靈的密碼》(The Book of Secrets)、《生命的七大精神法則》(The Seven Spiritual Laws of Success)等,把古老的東方智慧融入現代生活,啟迪靈性,開啟認識自我的大門,幫助大眾從身心靈的疲憊之中走出來,進入快樂、輕鬆、成功的世界。
聆聽大都市的禪修聲音
奧運村裡的佛寺
二〇一二年英國倫敦成功舉辦了第三十屆夏季奧運會。可能你並不知道,在倫敦奧運村內,還有一處放鬆身心的所在。據BBC網站新聞報導,英國佛學會會長兼倫敦佛教精舍住持博格達法師(Bogoda Seelawimala),受邀在此次奧運會的奧運村裡擔任寺廟住持,為奧運村內五百多名佛教信仰者安定身心。這些佛教徒分別來自中國、泰國、日本、韓國、斯里蘭卡等國家。不過據法師說,常常光臨佛寺的不只是佛教徒,還有很多並沒有佛教信仰的運動員也定期來此,恢復體力、精力。至於法師的職責,首先是歡迎大家的到來,然後一起探討來賓所遇到的困難和壓力,鼓勵他們打坐冥想一會兒,尋回身心靈的平衡,放鬆緊張的情緒。若來客壓力過大,冥想尚不足夠發生效力時,法師再為他們念誦佛號或咒語,賦予他們更大的力量衝刺奪金之戰。
紐約曼哈頓的「可持續幸福」
在紐約曼哈頓特區這樣的繁華地帶,一位心理諮詢師的接待室裡,居然播放著遙遠藏地佛教高僧吟唱的佛號,似乎令人難以想像,但卻給人一種另類的和諧之感。美國之音網站一項報導稱,這裡是那瀾陀冥想科學院(the Nalanda Institute for Contemplative Science)的總部,心理諮詢師約瑟夫•羅伊佐(Joseph Loizzo)既是創建者,又是指導者。
羅伊佐不但是一位心理諮詢師,也同時持有宗教與佛學研究的博士學位。他所持的「可持續的幸福」理念,將精神科學、神經科學與禪修融合一體。他的新書《可持續的幸福》(Sustainable Happiness)融合了他數十年的研究結果與臨床經驗,他所採用的治療方法將傳統的精神分析方法、最新的神經科學以及佛學天衣無縫地融合為一體。羅伊佐認為,人性本為在自然界生存而存在,但因為物質文明的發展,人類生活在非常不自然的環境與狀態之下,這就是壓力的根本來源。在治療中羅伊佐採用了集中注意力呼吸、注意念頭的來去、情感的變化起伏等禪修技巧。經研究和臨床實驗證明,這些方法能緩解壓力,而且可以重新訓練大腦。除禪修之外,羅伊佐還讓就診者講述積極而有建設性的故事,以重塑自我信心。許多求診者都獲益於他所創建的獨特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