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3期目錄
 

 

UFO:亟待探索的真相

 

UFO趣聞花絮

 

美國。一九六九年一月六日十九時十五分,前總統卡特及隨行的十幾人在喬治亞州的東南方空中,看到一個和月亮一般明亮的飛行物,圓形,會變色,十幾分鐘後才消失。

智利。一九七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下士阿曼多•瓦爾德斯(Armando Valdes)帶著七名士兵巡邏時,目睹一個發著強光的不明飛行物停在山坡上,阿曼多朝它走去時,突然神秘消失了十五分鐘。他重新出現之後即陷入昏迷,幾小時後才甦醒過來,卻一片茫然。他的鬍子變得很長,手錶日期走到了五天之後即四月三十日,而且慢了十五分鐘。

比利時。一九八九年的冬天直到一九九○年的三月底,無數目擊者看到了一些三角形的不明飛行物。據說比利時空軍通過雷達跟蹤了其中一些飛碟,但這些飛碟通過改變航向與速度,擺脫了軍方的跟蹤。

……

這些不明飛行物到底是什麼?現代人把它們稱作:UFO。

 

為什麼叫UFO?

 

UFO,中譯名「飛碟」或「幽浮」,是英文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首字母縮寫,又被直譯為「不明飛行物」。關於UFO,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歷史文獻之中,都有過零星記載。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時代。

之所以現在把奇怪的不明飛行物稱為「飛碟」,是因為一位美國商人,肯尼斯•阿諾德(Kenneth Arnold)的目擊事件。一九四七年六月二十四日,阿諾德駕駛著私人飛機飛近華盛頓州內海拔14,411英尺高的雷尼爾峰時,目睹九個閃閃發光的物體瞬間從峰頂飛過。阿諾德形容這九個物體「像煎餅鍋一樣扁」,「像杯碟一樣薄,薄得幾乎都看不見」,飛行的方式非常古怪,「就彷彿扁平的碟子被扔出去在水面跳躍前行」。

此事被媒體爭相報導,以至於幾天之內,「飛碟」(Flying Saucer; Flying Disk)一詞就風靡美國。後來,對UFO進行正式調查研究的美國「藍皮書計畫」負責人愛德華•拉培爾特(Edward J. Ruppelt)覺得,「飛碟」一詞不足以描摹不明飛行物的外形多樣性,因此建議採用「UFO」來代指所有未明身分的飛行物。這一建議被美國空軍採納,UFO一詞也從此流傳開來。

 

羅斯韋爾事件

 

羅斯韋爾事件(Roswell UFO incident)可以說是UFO史上不能不提的事件。

一九四七年七月初,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東部一個叫羅斯韋爾的小鎮的牧場上,發現了一些可疑的薄薄的金屬碎片,據說隨之一起發現的,還有幾具不明生物的屍體。美軍陸軍航空隊五○九大隊趕到現場,進行了清理工作。當地《每日記事報》(Roswell Daily Record)以頭版頭條發布新聞,稱「謠傳中的飛碟於昨日被證實」,因墜毀的飛碟被發現。羅斯韋爾一夜之內名揚全球。

但僅僅二十四小時之後,軍方召開記者招待會,改口宣稱墜毀的不過是一只氣象觀測氣球。

羅斯韋爾事件漸漸淡出世人記憶。但三十多年後,當年負責清理現場的指揮官馬塞爾(Jesse Marcel)在被採訪時聲稱,當時發現了外星宇宙飛船,這一說法立即引起了UFO愛好者的興趣。一九八○年,美國《國民調查》雜誌(National Enquirer)對馬塞爾的採訪激起更多民眾的關注,使羅斯韋爾事件成為最著名的UFO事件之一。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六十多年之後,二○一一年四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公布了一份解密檔案,FBI特工霍特爾(Guy Hottel)在「飛碟備忘錄」中詳細敘述了當年的羅斯韋爾飛碟事件,其中講到:「有三個所謂的飛碟在新墨西哥州被發現,形狀呈圓形,中間拱起來,直徑大約十五米……每一個飛碟裡都有三具像是人的屍體,不過身長只有大約九十公分,他們都穿著金屬製的衣服,質料相當好,全身上下包得緊緊的。」

遺憾的是,在這份解密檔案中,提供信息給霍特的空軍調查員被隱去了名字,無從查實。沒有相關圖片,沒有跟蹤調查報告,這份資料所能證實和說明的,實在有限。

 

UFO究竟是什麼?

 

羅斯韋爾事件就像所有UFO事件的縮影,濃縮了各個方面對UFO的態度:真有UFO嗎?還是一種噱頭和騙局?如果UFO報導屬實,它們究竟是什麼?

是外星人所乘坐的宇宙飛船,還是地球上某種自然現象?是人類個體或者集體的視覺幻覺,還是某個國家秘密研發的武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加拿大、美國、法國、英國、智利、烏拉圭、巴西、新西蘭等很多國家的政府都組織過UFO現象調查研究。法國宇航局對約六千件UFO事件的調查結果顯示,約14%的事件無法進行理性解釋。烏拉圭空軍調查了一九八九年以來的二千一百件UFO事件,其中大約四十件(約佔2%)無法解釋;未能解釋的事件之中,包括軍事飛機被攔截、飛碟綁架案、牛群遭肢解以及飛行器著陸留下痕跡等等。美國空軍收集並調查了一九四七至一九六九年間共12,618件UFO報告,認為大部分報告都可以提供合理的解釋,還有少部分是人為炮製的照片或視頻,但仍有701件(約6%)科學家也無法提供解釋的報告,可以歸類為嚴格意義上的UFO報告。

當意識到UFO對國家安全無害之後,各國政府陸續解散了UFO調查部門。現在,從表面上看,在UFO這一領域活躍著的,多是自發的民間組織和業餘愛好者(被稱為「幽浮學家」),他們積極研究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導,收集各種關於UFO的圖、文或視頻資料,希冀了解UFO的真實面目。其中美國最有名的組織是MUFON(「美國UFO協會」)和CUFOS(「海尼克UFO研究中心」)。

 

陰謀論?偽科學?

 

據一九九七年美國蓋洛普民意調查(Gallup Poll),80%的美國人相信,美國政府掩蓋了外星人確實存在這一事實真相。二○○二年的美國洛普民意調查(Roper Poll)顯示:70%的美國民眾認為,政府已經掌握了一些關於UFO真相的資料以及外星人的資料,卻沒有公諸於眾。但美國白宮發布官方回應說:「沒有任何確鑿證據,可以證明政府掩蓋了外星人的痕跡。」

美國「阿波羅十四號」前登月宇航員埃德加•米切爾博士(Edgar Mitchell),在一次廣播電台的採訪中,稱外星人不僅存在,並且許多外星飛碟都曾訪問過地球,還和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一些官員進行過接觸,但美國政府卻將這一真相向世人隱瞞了六十多年!

針對這一言論,美國太空總署發表聲明表示:「米切爾博士是偉大的美國人,但存在外星人與否,我們與他觀點不一致。」

英國UFO專家蒂莫西•古德(Timothy Good),曾在過去四十年中訪談過世界各地數千名來自軍方、政府和科研機構的UFO目擊證人,並出版過關於解密UFO的數本暢銷書。二○一二年二月,古德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某節目訪談時說,其實全球多國政府數十年來都在與外星人定期接觸,其中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曾在一九五四年三次與外星人秘密會晤,並簽訂了一項秘密協議。

聞者無不目瞪口呆,這是真的嗎?究竟古德只是在聳人聽聞,製造噱頭,還是揭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不少網民力挺古德,其中一個原因是,古德關於UFO的著作,力求客觀,大部分內容是各國UFO目擊證人的回憶;另一方面,還因為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只是浩渺宇宙之中很普通的一顆行星,我們沒有理由說唯有地球具有產生智慧生命的條件。因此外星生命一定存在。

地外文明搜尋計畫(SETI)創始人,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天文學家弗蘭克•德裡克(Frank Drake)曾計算出,在我們星系的二千億顆恆星中,大約有二十萬顆行星,具有產生智慧生命的條件。斯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也曾肯定地預言,外星人是肯定存在的,只是難以知道他們是何尊容,呈何種形態。他說:「如果外星人造訪地球,那可不妙,就好比當年哥倫布來到新大陸,而我們就是那些印第安土著。」

可是,回顧我們已知的對地外生命的探索,從未有過證據可以證明:地外生命已被找到或被發現。既然外星文明存在的可能性如此之大,為什麼我們至今尋找不到地外生命呢?這被稱為「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

所以,也有觀點認為,根本不存在外星人,UFO只是某種可以解釋的現象,說政府在掩蓋外星人的存在,那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更有甚者把「幽浮學」歸類於「偽科學」(Pseudoscience)。他們認為,UFO目擊事件並不是可以重複檢驗、反覆證偽的現象,甚至在已知的UFO目擊事件之中,出現過一些非常有名的騙局。如果說UFO就是外星飛行器的話,外星人怎樣克服以光年為計的距離,克服年齡的衰老,解決能源的問題,來到地球上呢?就算UFO確實是不明飛行物,也根本與外星人無關,因為目前沒有找到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的證據,更別提地外高級智慧生命。因此,部分反對者嚴厲地說:幽浮學(Ufology)僅僅是偽科學而已,不是真正的科學!

 

客觀看待,科學探索

 

其實,在茫茫宇宙面前,人類還只是一個非常幼小的孩子,我們對宇宙和自然所知甚少,把尚未得出肯定結果的研究統統歸類於「偽科學」,尚欠客觀和科學。

既然UFO現象近些年頻頻出現,而且各國對不明飛行物的研究仍有少部分存疑,同時,它的形狀、飛行速度、飛行方式、留下的著陸痕跡等等,都已形成自己的可循之規,那麼它就成為一種客觀存在,等待人類的進一步認知。若我們的思維不夠開放,總傾向於接納已知的觀念,而抗拒跳出窠臼的誘惑,就算事實擺在我們眼前,我們也很難了解真相。

公元十五世紀,哥倫布發現了現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回到西班牙後,又三次重複他的向西航行,並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一五○六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意大利學者亞美利加才證實,那是當時鮮為亞歐人所知的美洲大陸。

哥倫布正是太過於相信他已知的知識,才與最終的發現隔了一步之遙。

美國《懷疑論者》雜誌的發行人邁克爾•捨默(Michael Shermer)在二○一一年十月號《環球科學》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上撰文指出,「實際上,科學與偽科學的邊界是出了名的混亂。……許多科學理論也是不可證偽的,比如弦論、和意識有關的神經科學、宏觀經濟學模型以及地外生命的假設。拿最後這個來說,如果不是搜遍了宇宙中每個星系的每顆恆星周圍的每顆行星,我們又怎能斷言外星人必然不存在呢?」

邁克爾•捨默的話意味深長。UFO作為人類尚未完全了解的神秘現象,引起廣泛的研究與解讀,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如果僅僅因為對某種客觀現象提出種種假說,就冠以「偽科學」的帽子,不也違背了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嗎?

 

打開心靈之眼

 

科學不應該是主觀的信與不信,而應該是客觀而開放性地了解和探索。回顧科學發展史,我們發現:已知的並不一定就是真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觀察手段的進步,很多「真理」都成為了過去式,被新的真理所代替。

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古希臘科學家托勒密創立了「地心說」,在其後的一千多年之中一直被奉為真理。當波蘭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後,被大肆嘲笑與蔑視,直至大半個世紀之後,隨著觀測手段的發展,更多支持性的天文現象被發現,「日心說」才被廣泛接受。

類似的例子俯拾皆是。真正的科學,應是以開放性、延展性的眼光,來看到未來所具有的無限可能性。完全否認「幽浮學」的意義,毋庸置疑是片面和狹隘的。

而且,在真正具有智慧之眼的科學家看來,任何偶然的出現,都代表著某種規律,某種必然。

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前,多少蘋果曾經寂然無聲地落下?但是當蘋果砸到牛頓的頭上時,就啟動了牛頓的心靈視覺——他看到了某種規律的存在可能,然後才進一步思考、觀測、實驗和演算,最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很顯然,將UFO都歸於某種我們已知的現象,是很省力的;把「幽浮學」歸類為偽科學,是很痛快的;但是,未知的仍然歸於未知,留待有心人去探尋真相。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六隻蜜蜂和六隻蒼蠅都被裝在同一個玻璃瓶內,瓶子平放,瓶底朝著窗戶。蜜蜂不停地朝光線最明亮的地方——瓶底飛去,最後力竭而死;而蒼蠅則會在兩分鐘之內,找到方向,從瓶口飛出去。

為什麼呢?因為蜜蜂的常識是,最明亮的地方就是出口。

然而,在神秘莫測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的常識,常常變成了我們的死敵。打破常規,用開放性和延展性的視覺,去認識宇宙,認識自然,我們才能打開一扇新的門窗,通往未來嶄新的世界。

 

 

禪修與健康繁體版第13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