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期待效應」
羅森塔爾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一次他帶著助手來到某小學,隨機挑選了一些學生,聲稱這些學生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人。他把名單交給校長與相關教師,叮囑他們保密。8個月後,羅森塔爾再次來到學校,發現名單上的學生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其實這些學生並非真正比他人具有潛質,而是被教師賦予了最佳期望值,從而發生了不可思議的改變。
這就是期待效應,也叫「羅森塔爾效應」。
我們也可以為自己設定期望值,並且堅信一定會實現。真誠與永不放棄的內心期待,終有一天會變成現實。
姍姍的瘦身故事
姍姍,身高165cm,體重50kg,某雜誌簽約模特。
她的體重曾是67kg,她是怎樣在四個多月的時間內,減重將近17kg的呢?姍姍說:「我堅信自己一定會變漂亮,每天期待想像中美好的自己快點出現,所以堅持不懈地執行『大禮拜』減肥法,該做的我都做,不該做的我都不做,比如吃零食、冰淇淋,長時間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劇,這些不好的習慣我都改變了。」
姍姍學會大禮拜是因為好友安妮。安妮做大禮拜瘦了13kg,令姍姍看到了希望。本來,姍姍很討厭運動,但這一次,姍姍決心無論如何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因為她不希望和安妮逛街的時候,大家看她和看安妮露出兩種不同的眼神。
姍姍首先翻箱倒櫃把從前苗條時穿過的連衣裙找出來,掛在衣櫥裡,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再次穿上它!想著自己也會再有苗條輕盈的身材,姍姍有了立即投入大禮拜的激情。
但是,大禮拜是一種五體投地的運動,對於姍姍這種「蘋果型」的身材來說,實在是有點困難。尤其是趴下去後,鼓囊囊的腹部受到擠壓,確實不好受。更困難的是,才做了幾個,腹部肌肉就痠痛起來,超負荷已久的心臟也砰砰跳得很快,呼吸急促。
「第一次就只做了十分鐘。」姍姍回憶說。氣喘吁吁坐下來的時候,姍姍瞥了一眼衣櫃,再次幻想自己未來美麗的樣子。「我一定會變苗條的!安妮可以做到,我也一定可以做到!」姍姍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把大禮拜分次數完成,既然每次只能做十分鐘,那就一天做三次,不就可以做半小時了嘛。
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是最難熬的。手臂痛,尤其是腹部痠痛到從床上爬起來都很難。「就像小時候做仰臥起坐一樣,最難受的就是腹部。」姍姍笑著分享。
10天過去了,腹部不再痠痛,做大禮拜的時候,姍姍開始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舒適感。此外,姍姍發現自己排便正常了,腹部的飽脹感和緊繃感明顯緩和了許多。趴下去的時候,鼓起的腹部仍然受到擠壓,但是姍姍感到很舒服。現在姍姍已經能夠連續做大禮拜半小時,氣息也平緩了很多。
每天早上和晚上,或者大禮拜之前,姍姍都想像:自己將擁有苗條輕盈的身材。這種美好的期待,帶給她無限的動力。不知不覺,姍姍每天大禮拜的時間增長至兩個小時……
一個月後,姍姍的腹部不知不覺縮小了不少!秤了一下,竟然減輕了4kg!
三個月後,姍姍從67kg減至55kg,整個人都好像脫胎換骨了一樣!看看鏡中的自己:明亮而有自信的眼神,S型的身材,消失了雙下巴的臉。姍姍欣喜地轉了幾個圈:我成功了!
似乎幸運女神也開始青睞姍姍了,她去逛街時,遇到某時尚雜誌的一位編輯,力薦她去試鏡做雜誌模特。雜誌方很滿意姍姍,但是建議她為了上鏡的需要再減5kg。姍姍更嚴格地執行「大禮拜」的瘦身方案,每天期許自己未來會成為時尚雜誌模特。終於,她達到了雜誌的要求,成功簽約做了雜誌的平面模特。
學會自我期許,自我激勵,加上實際行動,瘦身就不再只是難以企及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