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厨房:栗子红枣粥
文:沐曦 | 摄影:编辑部
外婆家山上那片栗子树林,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
栗子成熟的时节,我都会跟着外婆到那里拾栗子。长在树上的栗蓬,未成熟时像个嫩绿的小刺猬一样。一到秋天,风儿吹过,挂满枝头的栗蓬便「啪啦啪啦」掉下来,落在地上。这时候,外婆就弯着腰,把栗蓬一颗颗拾进随身带着的篮筐里。等到拾满一篮子,外婆再牵着我的手,沿着弯曲的山路,慢慢走回家。
栗蓬带回家后,一一剥开,就露出了棕红色的栗子。剥好的栗子,一部分被外公用盐水煮熟,作为他的下酒菜;另一部分,会被外婆做成糖炒栗子,给我解馋。
外婆做糖炒栗子的方法很传统。她在院子里支一口铁锅,下面用木柴生起火,然后把生栗子丢进去翻炒,一边炒一边加糖。直到炒到栗子裂开,焦糖香四溢,就熟了。坐在门槛上等得焦急不安的我,这时会立马飞奔到外婆身边。刚出锅的栗子热乎乎的,可我总是不顾烫手,剥开栗壳,一口就咬下栗肉,一颗接一颗地停不下来,吃得满手都是黏黏的糖汁。
栗子的做法有很多,除了糖炒、腌制,还可以储存起来风干,之后磨成栗子粉做成栗子糕。外婆做的栗子糕在小镇上远近有名,做好的栗子糕香甜糯软,每次拿去镇上的集市卖,半天时间就被一抢而空。
假如把栗子放进米里煮粥,再加几颗红枣,又成了另一种栗子美食──栗子红枣粥。尤其是冬天里,喝上一口外婆用小火慢慢熬出的粥,口感厚实,全身都暖烘烘的。
无论是糖炒栗子、栗子糕还是栗子粥,在心灵手巧的外婆那里,小小的山间栗子总能变成各种美味。这些带着暖意的栗子味,过了多年依然在我的记忆中发酵,因为那是外婆给予我的暖暖的幸福时光!
制作方法
主料:
白米30公克
糯米30公克
配料:
栗子仁10颗
红枣10颗
步骤
糯米30公克
配料:
栗子仁10颗
红枣10颗
步骤
栗子仁10颗
红枣10颗
步骤
步骤
1. 把红枣洗净,放进冷水中浸泡10分钟。
2. 将剥好的栗子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备用。
3. 白米、糯米洗净,锅中放入适量水。
4. 将白米、糯米、红枣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约30分钟。
5. 切好的栗子放进锅里再煮20分钟,至黏稠,即可食用。
小贴士
栗子性温,能补肾益气,有「肾之果」 的美名。
栗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能供给人体 较多的热能,并帮助脂肪代谢。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预防骨质 疏松,延缓衰老。
由于栗子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 且含淀粉较多,所以脾胃虚弱、消化不 良及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