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36期目录


幸福生活,如此「肾」好

 

文:Belle | Pexels

 

常言道:「肾为先天之本」、「肾虚乃百病之根」,肾的盛衰关系着人体的免疫能力和健康状况,因此许多养生学者将「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健康法则。养肾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这里为您准备了一些简单有效的养肾知识,帮助您明明白白养好肾!

四季养肾,各有侧重

养肾是一年四季都要做的必修课。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养肾要顺应四时的自然规律,才会越养越好。

 

春暖花开,恢復肾阳

春天气温回升,万物復甦,人体的各项机能也开始活跃起来,是恢復肾脏阳气的好时机。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多去室外散步、慢跑、打拳来舒展筋骨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这个季节气温变化无常且风大,人体抵抗力较弱,肾脏较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春季养肾要谨防风邪及感冒,尽量不在早晨洗头,平时注意保护好颈部、后背、腰、腹以及脚踝这些部位。

夏季炎热,不可贪凉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很多人无论是在饮食、穿着还是活动环境方面,都喜欢以「凉」为主,比如喝冰饮料、穿露脐装、常待在空调房里等。殊不知,夏季人体的阳气多在体表,体内本就较阴寒,若再着凉,肾脏便容易变得虚弱。为了肾脏的健康,夏季不可太贪凉,体质偏寒的朋友可以在平时多吃些姜,来驱除寒气。

秋天养肾,以润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是「阳消阴长」的阶段,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内收,很容易感觉燥热。根据「燥则润之」的养生原则,秋季养肾,应该多补充水分;饮食上,少吃咸的食物,多吃银耳、雪梨、海带、杏仁、百合等润燥清热的食物。此外,在秋末天气渐冷时,要做好身体的御寒工作,这样才能守护住肾阳,为冬季养肾打好基础。

冬季封藏,养肾最宜

冬季,自然万物都进入了封藏的阶段,人体的新陈代谢变缓,是养肾的黄金时期。肾者主蛰,是封藏之本,冬季养「藏」可固肾气。[1]此时,做好防寒保暖是头等大事。到了室外,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子,也要记得围上围巾、戴上帽子,把自己结结实实地「藏」起来,让寒气无处可袭!在注意防寒的情况下,如果能进行「运动补」就再好不过了。可以选择有阳光的日子,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气血循环,补气益肾。

 

食疗,

为肾的健康加分

 

现今,食疗文化普遍盛行,合理的饮食可以为肾的健康加分。在中医里,有「五色归五脏」的说法,即不同颜色的食物分别滋养不同的脏腑──红色补心,青色养肝,黄色益脾,白色润肺,黑色补肾。肾脏喜滋补,而黑色的食物对肾有着很好的滋补作用,比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桑葚等。此外,根据古老的脏腑及经脉活跃时辰的原理,每日酉时(17:00-19:00)是肾经当值,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吃一些黑色食物,对养肾会更有帮助。

食疗养肾不宜盲目,肾阴虚和肾阳虚的人适合吃的食物也不同。肾阴虚者多表现为头晕耳鸣、腰痠腿软、口干舌燥、手心发热、爱出虚汗、易怒等,建议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些补阴的食物,例如百合、银耳等;肾阳虚者,因体内阳气不足而内寒自生,多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频多、易腹泻、面色青白无光等,建议吃些性温的食物,比如枣、姜、桂圆、樱桃、菠萝(凤梨)等。[2]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36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