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31期目录
 

 

山水间最美的曲线

 

梯田,被称为「地球上最美的曲线」,不仅承载着当地人的生产与生活,其本身更是一道独特而雄奇的自然人文景观。盘绕迴环是线条的行云流水,赤橙黄绿是季节的涂抹渲染,层层叠叠刻印着先民开垦的艰辛,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共生。这一注入了人类田埂劳作的精华之地,年年岁岁演绎着特有的农耕文化和大地艺术,与天地山水相唱和。
 

 

日本鸭川大山梯田:四季流转最美时

 

梯田在日语中被称为「千枚田」,意思是「千块田」。在农业兴盛、山峦众多的日本,梯田随处可见,并且会依季节大幅改变面貌。鸭川大山梯田位于日本千叶县鸭川市,是距离东京最近的梯田。旭日东升之时,一块块水田好似道道鳞片熠熠生辉,梯田后的山脉则如通体金光闪耀的巨龙,飞腾在漫天朝霞间。

每年春季,梯田全面灌水之后,便启动了美丽模式。灌满了水的梯田,明镜一般平整光亮,阳光投射在水面上,波光闪闪,明亮耀眼。当碧空如洗,水里便出现另一个澄澈的天空之境;云霞升腾聚集之时,梯田又变得晶莹斑斓。布谷声声中,人们下地春耕,人牵着牛儿行走在田间,给静谧的梯田平添了几分诗意。

夏日里,绿油油的禾苗随风起舞,层层梯田泛起道道绿波,生机盎然。梯田连着远山的青翠,天地间宛若一片浩瀚绿海。

稻谷成熟的秋季,是大山梯田最绚丽的季节。一片片梯田,一团团色块,黄的灿烂、橙的炫目、赤的鲜艳、绿的苍浓,加上湛蓝的天、深碧的水,共同构成了丰盛的秋之盛宴,而其中最耀眼最盛大的,无疑是金黄色。放眼望去,梯田间充满了韵律感和线条美,在漫山遍野丰收的喜悦中,恣肆热烈。

冬天,万籁俱寂,甚至有些荒凉,如果下了雪,就不一样了,层层梯田白皑皑一片,被雪覆盖的田埂一条条蜿蜒向远方,似银蛇盘山,又像是光洁温润的白玉环。

就这样冬去春来,时序流转,绚丽的画卷在天地间交替更迭。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的晚间,大山梯田还会举办点灯仪式,万盏明灯闪耀,形成了壮观的梯田灯海。当山头上还看得到落日霞光,明月已高挂夜空,日月争辉之时,阡陌间的灯火便悄悄亮起。随着夜幕将天空慢慢刷黑,灯光越显明亮,犹如落入大地的千万繁星。梯田与点点灯光以及这里的山水,一起构成了大山梯田独具韵味的景观。
 

菲律宾巴拿威梯田:千年奇观,层级而上

 

巴拿威梯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中北部,被列名世界文化遗产。早在两千年前,居住此地的伊芙高族人为了适应耕地稀少的艰难环境,将石头沿着山坡筑成挡土墙,开始垦殖梯田。一块一块,一年一年,两千多年下来,竟开垦出了两万公顷的梯田,蔚为壮观。

每年的4月,是巴拿威梯田最美的季节。这时,田里刚刚插上新秧,无数个鲜绿的方块镶嵌于青山翠谷中。蜿蜒的田埂上,有午后的微风徐徐,有行走田间的农忙的妇人,有鸟吟虫鸣以及潺潺的流水声,彷若一处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
 

 

蓝天之下,山野碧绿,林带环绕,这个有着世界级独特风光的淳朴小镇上,梯田一亩一亩渐次而上,成为一幅清新的风景画。这宏伟壮观的「楼梯」若伸展开来,总长度可以环绕半个地球。巨大的「田山」,彷彿是一部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人们在大自然中努力求生的漫长歷史。人们就这样依田而居,依田而作,依田而生生不息……。

 

中国云南元阳梯田:世代栖居山水间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千余年来世代开垦创造的杰作。崇山峻岭间,但见梯田层层叠叠,嵌满山坡,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宏伟壮丽的山坡彼此相连,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礡,蔚为壮观。阳光照耀下,连片的梯田就像是浩瀚的海浪奔涌而来,泛着粼粼波光,五彩斑斓。面对此景,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曾激动不已地称赞道:「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

哈尼梯田不单单是一道壮伟绮丽的田园风光,更处处闪烁着哈尼人生态智慧的光芒。在梯田出现之前,哀牢山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每年六七月间,大雨瓢泼,泥石俱下,山下的河水都被染成了浑浊的红色。隋唐之际,哈尼族的先民迁徙至此,开垦出片片梯田,从此情形就大不同了。一块梯田犹如一个小池塘,千千万万块梯田使原来光秃秃的山坡变成了巨大的立体水域。这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滑坡,而且使山区水量充盈,气候湿润,极大地优化了哀牢山区的生态环境。

站在哀牢山的高处极目远眺,会看到一幅层次感极强的画卷:山顶布满了茂密苍翠的森林,森林的下方是一簇簇蘑菇似的哈尼族民居,民居之下便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而梯田的尽头是山脚下奔腾的河流。哈尼人这样选址和布局,是充分考虑了当地水土和气候的立体式分布。
 

 

元阳的地貌呈「V」字形,海拔相差将近2800米,温差达13.4度,河谷酷热干旱,高山则寒凉阴湿。河谷地区的河水因常年的高温而大量蒸发,水蒸气上升到高山遇冷后,便形成了浓密的云雾、丰沛的雨水。充足的水分被高山上郁郁的森林吸纳,形成了小溪和清泉。山水潺潺,流入哈尼人修建的数千条环山沟渠中,灌入梯田,层层下注,最后又回到了谷底,任其蒸发。如此循环往復、源源不断,形成了独特的自流灌溉系统,周而復始、永不衰竭。

有首哈尼古歌就这样唱道:「有好树就有好水,有好水就开得出好田,有好田就养得出好儿孙。」在哈尼人心中,树作为水的源地,是极为重要的。他们把树尊为村寨的守护神,并设有寨神林和相应的祭祀,这些祭祀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又加强了哈尼人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意识。哈尼人就这样遵从着自然的法则,世代相守,世代受益,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获得了安栖之处和富足的生活。
 

结语

 

辛勤劳作的人们、漫步田间的牛儿以及充满特色的民居,如同一个个自由快乐的音符,在壮美梯田绘出的五线谱间跳跃,演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乐章。自然属于人,人身在自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歌唱着宇宙的神奇和生命的奥秘。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31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