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26期目录
 
 

 

禅与科学 :禅修应对偏头痛

 
        所谓「头痛欲裂」、「痛不欲生」,相信偏头痛者对此体验颇深,更兼疼痛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真可谓苦不堪言;痛到极致者,甚至以头撞墙来试图转移痛点。若这般头痛频繁发作,对于普通的户外活动只能望而却步,正常的工作学习也变成了奢侈梦想,很多人还因此而引发了精神方面的抑郁,落落寡欢,毫无生趣。
 

 

有多少人正在经歷偏头痛?

 

据世卫组织2012年的报告显示,在全球成人中,过去12个月内至少出现过一次头痛症状者占47%;18-65岁的成年人中,则有1/2至3/4的人曾在过去一年中犯过头痛;其中超过10%的人出现过偏头痛。换句话说,100个18-65岁的成人之中,偏头痛的人占十多个。约4%的人每个月头痛的天数至少达15天。另据科学研究,长期偏头痛的人还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的症状,同时,这些症状又会加剧头痛的程度。[1]

 

偏头痛问题容易解决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现有的研究认为,偏头痛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而遗传病的治疗充满挑战性。其次,偏头痛的有效诊断有所缺乏。据世卫组织报告,在全世界范围内,本科医学教育用在头痛专题上的时间仅有4小时。部分公众也意识不到头痛需要正规治疗,一旦头痛发作,很可能不会就医,而选择就近购买药物服用,因此得不到针对性的治疗,导致病情拖延。[2]

此外,长期紧张和疲劳容易诱发偏头痛。现代生活处处充斥着紧张与压力,因此治疗很难一蹴而就。部分女性在月经期易偏头痛,这又与内分泌和代谢相关,要完全调整的确有难度。还有的与饮食相关,至于是哪一种饮食诱发偏头痛,每个人都不太一样。

 

替代疗法的应用

 

控制偏头痛所用的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另外,偏头痛反覆发作时,也缺乏特效止痛药;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很多人面对偏头痛时开始使用替代疗法(CAM: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吕贝卡·韦尔斯(Rebecca Erwin Wells)等人在2008年所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美国国家卫生局在2007年访谈调查了2万3千余人,发现在过去的三个月中,约有2740万的美国成人曾头痛过,其中49%的偏头痛者曾在过去一年中使用过替代疗法,而替代疗法中,深唿吸、打坐冥想、瑜伽这三项身心疗法(Mind/body interventions),是最常用的。[3]

根据2008年12月美国替代医学中心,及隶属于疾病防控中心的卫生统计中心发布的调查资料,成人使用最多的替代疗法是:天然产品(17.7%)、深唿吸(12.7%)、打坐冥想(9.4%)等;而孩子们使用最多的替代疗法中,天然产品、深唿吸、瑜伽、按摩、打坐冥想位列前8名。可见人们对这些方法并不陌生,而且使用较多。[4]

至于替代疗法缓解偏头痛的满意度,2013年亚当斯(Adams)等研究者曾有所总结。他们在《头痛》(Headache)第53期发表论文,回顾了所有相关文献,指出:使用替代疗法的人数众多,除美国外,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19%的偏头痛者在过去的12个月中至少谘询过一位替代疗法师;意大利对头痛者进行的三项研究表明,偏头痛者中有31%採用了替代疗法。至于替代疗法对头痛的缓解作用,很多头痛者表示满意度很高。譬如兰伯特(Lambert)等人曾指出,60%的受调查者认为替代疗法能减轻或极大减轻他们的头痛;冯·彼得(von Peter)等人指出,60%受访的头痛者认为替代疗法可能有减缓头痛的作用。而武科维奇(Vukovic)等人的研究表明,替代疗法疗效的满意度与头痛程度相关,其中39%的偏头痛者认为有效。[5]
 

 

禅修缓解偏头痛的研究

 

替代疗法不等于禅修,而是一个比禅修大得多的概念。那么,禅修用以缓解偏头痛的作用又如何呢?

2014年3月刊的《疼痛护理》(Pain Manag Nurs.)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禅修疗法:偏头痛患者初次习练即见效」(Meditation-based treatment yielding immediate relief for meditation-naive migraineurs)。共27位年龄在26-71岁之间的偏头痛者报名参加此项研究,对报名者的要求是正在头痛、从未练习过禅修,每月头痛发作次数2-10次不等,并且有偏头痛的诊断书证明。禅修前后,人们分别自我报告头痛程度,并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测量情绪紧张度(范围为0-10,数位大小与情绪紧张度成正比)。20分钟的禅修后,疼痛降低率为33%,情绪紧张度降低43%。作者认为,既然禅修有如此明显的减轻疼痛、降低紧张度的作用,护士可以酌情採用以帮助头痛者快速缓解疼痛,或者他们自身可以在等待药物生效的同时进行禅修,来辅助缓解头痛和紧张情绪。

2008年8月发表在《行为医学期刊》(J Behav Med.)上的文章「偏头痛和禅修:宗教性禅修有用吗?」(Migraines and meditation: does spirituality matter?)称,83位从未有过禅修经验的偏头痛频繁发作者,被分别教授了4种禅修方法:宗教性禅修(Spiritual Meditation)、内观世俗性禅修(Internally Focused Secular Meditation)、外观世俗性禅修(Externally Focused Secular Meditation)、肌肉放松法(Muscle Relaxation),每天修20分钟,前后修了一个月。与习练其他三种方法的人相比,习练宗教性禅修的人头痛发作频率极大降低,焦虑和副作用极大减少,同时疼痛忍受度、与头痛相关的低效能度(self-efficacy)、与存在相关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2014年第54期《头痛》(Headache)刊登了一篇《禅修对于缓解偏头痛的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初步研究》(Meditation for Migraines: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公布了为期8週的正念禅修的减压课程(MBSR)对于成人偏头痛缓解的效果。研究者说:针对MBSR的前期研究表明,课程可以有效缓解慢性疼痛症状。于是研究者们将19位不定期发作偏头痛的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10位进行MBSR禅修课程,9位进行日常护理。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偏头痛频率降低,头痛程度、延续时间、压力感、焦虑感、抑郁感都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在菩提禅修机构这类实例也颇为常见。比如中文第24期《禅修与健康》杂志里曾刊登过台北菩提禅堂妙发的禅修见证。妙发曾被诊断为「基底动脉偏头痛」,每天深受头痛困扰,一发作便感到天旋地转、噁心呕吐,几乎无法工作。最初,她每天服用一颗止痛药,后来,即使服用一两颗也无济于事。2009年,因为女儿的过敏体质需要禅修,妙发陪伴女儿修练「大光明修持法」,头痛发作间隔越来越长,到2015年,偏头痛最多半年发作一次。
 

 

结语

 

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不断增加,偏头痛的发生率也随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上班白领一族到读书的学生,被偏头痛困扰的人群越来越广泛。如何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偏头痛,是许多深受偏头痛困扰的人所渴望的。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偏头痛的治疗始终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情势下,科学各领域对于缓解偏头痛的研究逐渐增多,禅修即是其中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方法。从上述大量的科学研究与实例验证中,我们看到的是禅修对于缓解偏头痛、改善情绪的帮助作用日益凸显。目前虽然关于禅修缓解偏头痛的研究尚在进一步的探索中,但是禅修的有益作用却无法忽视。随着科研的深入,相信禅修缓解偏头痛的作用会被得到更多的证实,为越来越多的偏头痛者带来健康的曙光!

参考资料:

[1] [2]世卫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77/en/

[3]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27391/

[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https://nccih.nih.gov/research/statistics/2007/camsurvey_fs1.htm

[5]医景 Medcape

http://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09809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26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