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23期目录
 

 

心灵与生态危机

 

楼兰的消失和玛雅的衰亡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曾出现过不少盛极一时的古文明,像烟花一样划过歷史的天空,盛大绽放,却转瞬寂灭。

楼兰是西域古国,乃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彼时的楼兰,商贾云集,繁庶热闹。然而,在公元4世纪之后,它却突然销声匿迹,只留下一片掩埋于黄沙之下的遗迹。楼兰古国的神秘消失,引发了诸多猜测,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与楼兰人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关。楼兰建城于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为了修筑宏大的城池,楼兰人砍掉了许多树木和芦苇,后来又过度垦种,滥砍乱伐,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河流改道、气候反常,加之战争的破坏、瘟疫的流行,最终人烟断绝,城池荒芜。

玛雅文明是美洲印第安玛雅人创造的伟大文明,在建筑、农业、数学、历法、文艺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然而,公元8世纪,它正当鼎盛,却骤然衰亡。因为当时的玛雅人放弃了自己亲手建造的繁华城邦,大举外迁。对于玛雅人为什么突然弃城外迁,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他们遭遇了生态危机。据推断,随着玛雅城邦过度发展、人口无节制剧增,粮食供应出现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玛雅人大肆毁林开荒,缩短休耕时间,以期提高粮食产量;然而却使肥沃的土壤更易被雨水沖走,粮食产量更少。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使玛雅走到崩溃的边缘:城邦周边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人们食不果腹,生活资源枯竭……不堪坐以待毙的玛雅人,无奈之下弃城而去,于荒野中另谋生路,而一段璀璨的古文明也就此落幕。

无论是楼兰,还是玛雅,这些骤然衰亡的古文明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惊鸿一瞥的神秘、盛衰无常的感慨,更多的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索。
 

危机四伏的地球

 

空气、水和土壤是地球上的万物赖以存活的三大要素。然而,它们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也给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了种种威胁。

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每年约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温室效应的加剧使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滨海地区被淹没,还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导致气候反常、旱涝灾害频发。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然而,这层保护膜正在遭受破坏。而酸雨的蔓延更使鱼虾减少甚至绝迹,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森林成片枯死,大量建筑被腐蚀。

水污染的情况同样触目惊心。水本是生命的源泉,如今却因为有害化学物质的混入,变成危险品。污水中的酸、铜、苯等危害到水生生物的生命和饮用水源的安全。据调查,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近几十年来,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了50%-200%,过量营养物致使藻类疯长,赤潮频仍,珊瑚礁等受损,鱼虾锐减。

污染和荒漠化是土壤面临的两大危机。近年来,土壤遭受大面积污染,成分劣化,致使植物和农作物衰败,水源、大气环境受牵连,并危及人体健康。而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公布的数字显示,荒漠化一年吞噬掉可生产2000万吨粮食的土地,并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散。如今,荒漠化威胁着大约100个国家的10亿多人的生活,使他们陷入饥饿、贫困和不安定之中。

空气、水和土壤如此岌岌可危,生存于其中的动植物自然难逃厄运。数据显示,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而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而森林的锐减、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又反过来加剧了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
 

 

地球,曾经是那样美丽,那样富饶,那样生机勃勃,有无数生物在此繁衍生息。然而今天,它却变得满目疮痍,危机四伏,一如当年的楼兰和玛雅。当年的楼兰人和玛雅人都选择了弃城而逃。可地球却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星球。我们无从选择,亦无处可逃!

 

涸泽而渔的背后

 

面对今日的地球,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使这处人类最安全的庇护所、最理想的家园,变得面目全非、危机重重?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巨变。特别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科技的飞跃发展和经济的迅勐增长,使人类对于自然有了更强的征服欲和控制力。可以说,人类成为了左右生态系统的一股主要力量。那么,这股力量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中国的舟山渔场,过去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然而,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机动渔船常年轮番滥捕、「围歼」式作业,致使渔汛难以形成,水产量骤降。现在,渔民们出海一个月,也很难碰到一条野生的黄花鱼。

随着类似的毁灭性事件愈演愈烈,有识之士明确认识到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工厂大肆燃烧石化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空气质量下降。生活用水及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导致水资源严重污染,鱼类死亡。农业不合理灌溉和对农药的无节制使用,导致土地盐硷化,有毒化学物质残留在地表。而无序开採自然资源,破坏了森林、植被、湿地等,导致生态失衡,物种灭绝。

在这一系列不顾后果的疯狂行为背后,是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和自我中心主义。贪婪就会吞噬更多的物质和资源而不知满足,自私就会为了一己之利毫无顾忌地损害其他物种。因此,我们看到人类肆无忌惮地焚山採矿、毁林造田、竭泽而渔。

楼兰古国和玛雅城邦骤然衰亡的命运告诉我们,生态危机会毫不留情地终结一段文明,哪怕它无比强盛。人类现在已经尝到了环境的报復,难以唿吸的空气、毒素积聚的水和土壤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生命。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恰恰是人类自己,是人类内在的贪婪和自私。

 

心态左右生态

 

人类的心态左右着生态,人类的心境影响着环境。环境恶化归根到底是因为人心恶化,生态危机最终折射的是信仰危机。因此,想要有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根治人类的贪欲和自私入手。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怀敬畏心感恩自然。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不是这个系统的主人,更不可能成为它的征服者或统治者。自然如同母亲一样,无私地提供阳光、水分、沃土,哺育万物。离开自然提供的这些养分,人类根本无法生存,对此我们应深怀感恩。同时,自然又是威严不可侵犯的。楼兰、玛雅等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如果过度破坏自然,必会遭到它无情的报復,对此我们更应深怀敬畏。总之,人类依托自然而存在,只有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爱护自然,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次,我们应该学会怀慈悲心善待动物。地球上任何物种都不可能单独生存。物种之间互相依存、互相牵制,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物种的非自然大量灭绝,必会导致生态失衡,人类安能倖免?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未来。何况生命都是平等的。飞禽走兽都有生存繁殖的权利,人类没有资格去剥夺牠们生存的权利。人类既然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就应当尊重他的生物同伴。尤其是对于处于弱势的动物,我们更应慈悲善待、护生戒杀,与牠们各安其所,共存互补,和谐相处。

再次,我们应该学会以珍惜之心节俭用度。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使人类对自然资源一方面大肆掠夺,过度生产,另一方面又大肆浪费,过度消耗,结果导致矿产、森林、淡水等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甚至枯竭。有识之士甚至发出警告:如果再不珍惜,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自然资源,淡化对物质的贪欲,节俭自己的用度,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如森林、淡水等,限制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等,以获得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人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想真正做到以上几点并不容易,而禅修无疑是帮助我们的最好的方式。随着禅修的加深,人们可逐渐消除我执,摆脱贪恋、嗔恚、愚痴的束缚,放下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和偏见、自私与自利;还会变得谦卑,懂得感恩自然的馈赠,也更为慈悲宽厚,愿意爱护弱小的动物,并且知道惜福,不再浪费,生活简朴。正是看到了禅修的效能,许多环保或宗教组织的领导者才一致强调通过观念的导正,加上禅修的方法,来帮助人们净化心灵,以解决人与环境的问题。

 

小举动改善大环境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週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捲风。这就是蝴蝶效应。据此,我们每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能会影响到地球的大环境。资料显示,一个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而这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反之,我们爱护环境的一个小举动,就可能触动身边的一群人,并形成一个正向的连锁反应。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为维护环境的和谐与美丽尽一份力。

以下是顺手就能做到的20件环保小事,您做到了几件呢?

1、随手关灯。

2、随手关闭水龙头。          

3、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4、少用洗洁精。

5、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6、用温水煮饭,节约35%的用电量。                                              

7、少开车,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坐大众运输工具。

8、选购新鲜食品或有环保标章的绿色食品。                                  

9、选用无磷洗衣粉。                                                            

10、多採用太阳能等无污染能源或天然气等低污染能源,使用充电电池。

11、拒绝过度包装。                                                   

12、自带布袋或菜篮购物,少领用塑胶购物袋。                       

13、外出就餐时,自备餐具,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14、多用自动铅笔,少用木桿铅笔。                                                   

15、双面用纸,尽量使用再生纸,拒领随意散发的宣传单。

16、分类存放垃圾,不乱扔电池等废弃物和可再回收利用的垃圾。                                  

17、每月卖一次废品,如塑胶废品、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等。                                                                                        

18、交换、捐赠、改造多余或不用的物品,使它们获得重新利用。

19、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                                    

20、领养一棵树或做一天环保志工。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话录》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大陆——亚特兰蒂斯。它拥有高度的文明,科技发达,无比富强,却突遭地震和洪水,转瞬没入海底。据说,这场浩劫是对亚特兰蒂斯人心腐化、穷奢极欲的惩罚。这听起来像是传说,更多的却是警示——人类若是放纵贪心和私欲,任意妄为,无论多强盛都会被自然之手覆灭,比如楼兰古国,比如玛雅文明,比如亚特兰蒂斯。可见,人心善恶影响外在环境乃至自身命运。金菩提宗師也曾开示说,新时代人类最时尚的环保是由内而外的爱心环保,用善良自律的行为,知足感恩、珍惜当下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那么,就让环保从我们的心灵开始吧!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23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