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22期目录
 

 

骨骼养生,为健康保驾护航•之三

 

源于古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的神话,有一则谜语——「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谜底就是「人」,可为什么人到晚年会身体佝偻、步履蹒跚,要借助枴杖呢?其实,这都是骨质疏松「惹的祸」。

骨质疏松症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症,跃居第三位。据统计,目前全世界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1/3,男性约为1/5。尤其绝经期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极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然而,骨质疏松症如今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发展越来越年轻化,不但「宅男宅女」们易被骨质疏松症「盯」上,连许多职场男性也「备受青睐」,甚至一些青少年也被「偷袭」。由于骨质疏松非一日之形成,任何时期的不健康行为,都可能为日后骨质疏松的发生造成隐患,因此骨质疏松问题值得受到我们每个人的关注。

骨质疏松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多,它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但其原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来防治骨质疏松,今天小编就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与您一起简单认识、轻松防治骨质疏松。
 

 

近日,一名年仅30岁的女性因为经常性骨头痛,到骨科门诊看病,诊断结果为她患上了骨质疏松,她很纳闷自己这么年轻,怎么就会患上骨质疏松呢?到底骨质疏松是怎么一回事呢?

 

骨质疏松真面目

 

骨骼最基本的结构是骨小樑,像樑柱一样支撑着骨骼的部分。正常情况下的骨小樑应该是很緻密地交接在一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缺钙或损伤等原因,骨小樑发生变化,骨髓腔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的状态,这就是骨质疏松。

在我们的一生中,骨骼一直处在不断「更新、重建」的代谢状态。通常,人在20岁之前完成人体90%的骨量积累,并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骨量(也叫骨峰值),这个阶段,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会很快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小樑緻密,骨骼坚硬。35岁以后,骨小樑开始变细。到了晚年,骨小樑的数量开始减少,结构上变形、变细或断裂,由此导致骨质疏松,并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的发展是长期、潜在的,由于在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特别容易被人忽视,因此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人体「寂静的杀手」。
 

骨质疏松自我检测

 

不论年龄多大,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自我测试,评估一下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吧:

1、 是否曾因为轻微的碰撞就伤到骨骼?

2、 是否有骨折、骨质疏松的家族史?

3、 是否腰痠背痛、行动无力?

4、 背部是否渐渐弯曲或驼背,与年轻时相比,身高缩短了3釐米以上?

5、 是否长期服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

6、 不经常进行户外运动,不晒太阳?

7、 是否大量吸菸、酗酒,或大量饮用浓茶、咖啡或碳酸饮料?

8、 是否经常患腹泻?

9、 女性朋友们,您是否在45岁以前就绝经了?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来生理期(怀孕期除外)?

10、 身形是否偏瘦?

只要其中一道题的回答为「是」,那就说明您可能有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答案中的「是」越多,则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性会越高哦。
 

 

骨质疏松让人不「轻松」

 

李阿姨今年60岁,前几天她打了一个喷嚏,腰部感觉到剧烈的疼痛,之后疼痛消失。可今天她伸手去关窗户,再一次出现腰部非常疼痛的现象。李阿姨非常纳闷,她的腰到底怎么了?她去谘询了大夫,经检查,确诊为嵴椎骨折,而这一切的根源竟是骨质疏松。李阿姨更是不解了:骨质疏松这么容易引发嵴椎骨折吗?另外,骨质疏松还会引发哪些症状呢?

人的身体就像一栋房子,由206块骨头的连接来支撑。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整个身体就会像豆腐渣工程一样,无法支撑相应的重量,出现以下不适的症状:

 

一、疼痛:

 

这是最主要的症状。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就会出现,主要是腰背疼痛,但骨质疏松症的严重性与疼痛并不成正比。

 

二、骨骼变形、身高缩短:

 

当骨量丢失20%以上时就会出现弯腰驼背的现象。同时,当您「变矮」时,要尽快就医确认是否为骨质疏松所致哦。

 

三、骨折:

 

骨质疏松后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椎骨。嵴椎是身体的支柱,负荷量最大,当骨质疏松时,某个日常动作像弯腰、咳嗽等都足以引起骨折。这种骨折初期会「偷偷进行」,有时也会突发疼痛,但多次发生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现象,同时嵴椎开始变形,使人弯腰驼背,甚至影响到内脏功能。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一旦骨折,有时会导致残疾,严重的甚至会死亡,所引发的併发症和后遗症还会让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同时,许多患者需要复杂的生活护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四、内脏功能障碍:

 

椎骨骨折导致嵴椎后弯、胸廓畸形后,会让人出现胸闷、气短、唿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的「幕后黑手」

 

到底是什么在偷袭我们的骨健康呢?

 

(1)性激素分泌的减少

 

这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性激素分泌不足,会使骨代谢异常、骨量流失。女性在绝经后的10年内,骨量丢失年均达2%-3%。

 

(2)自然衰老

 

一般来讲,人从30岁以后,造骨功能开始减退,越是高龄,骨量流失得会越多。

 

(3)户外运动不足

 

科学家们对几千名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了血液检测,发现韩国患者缺乏维生素D最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韩国女性怕被晒黑,使用了很多防晒措施,以致接触阳光机会太少。另有调查显示,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骨骼会根据我们的运动量,保持一定的钙质分配及骨骼硬度水平;晒太阳是合成维生素D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因而很少做户外运动的人,钙质会有很大程度的流失,骨骼变得越来越脆弱。

 

(4)营养不均衡

 

日本营养专家对18至24岁的健康女性进行骨密度调查时发现,超过10%的女孩竟与50多岁的人骨密度相同。

许多年轻女孩为了减肥而节食,殊不知,在减肥的同时,骨骼也减弱了,而且体重过轻同样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再加上缺乏运动,不知不觉便给骨质疏松症有了「可乘之机」。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钙摄入量或吸收不足,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同时,膳食中磷、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物质的不均衡也会造成骨质疏松症。

 

(5)不良的生活习惯

 

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抽菸、酗酒,大量饮用浓咖啡,过量食用巧克力、糖、盐,熬夜等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别让骨质疏松「缠」上您

 

这里小编为您提供三级预防、日常养骨「靓」招,助您轻松迎战骨质疏松。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儿童、青少年时期就要重视,此时是骨骼生长的黄金时期,所达峰值骨量越高,人体中「骨矿银行」的储备越多,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就越推迟,程度也越轻。研究表明,如果在成年之前将我们的骨骼质量增加10%,就能使老年骨折的发生率减少50%。

 

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骨量开始丢失,应及早防患于未然。

 

三级预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发病,此时更应全面积极採取防治对策。

 

日常养骨有「靓」招

 

1.动一动

 

加强运动锻鍊是防治骨质疏松最有效的手段,研究发现,经常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包括干家务的人,较不运动者骨量高出约10%。儿童和青少年跑步、打球、举重等对于骨量增加效果都非常好。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方式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尤其要根据身体状况和骨质流失的程度「量力而为」,防止摔倒和骨折的发生。通常来说,步行、慢跑、游泳或深水行走对延缓骨质疏松都非常有益。此外,运动需要持之以恆,同时还要均衡,既有一定的负荷,同时又避免运动过量。

小编建议您可以选择以下的一些运动:

耐力有氧运动——走路、跑步或有氧跳舞;

体力训练——重力训练如举哑铃,或使用体力训练器械,当然要注意从较轻的着手,循序渐进;

平衡与弹性练习——最简单的来说,每天早晨例行做些简单的伸展活动即可,能够增强平衡感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危险。

 

2.饮食疗法

 

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其实我们身边含钙量高的食品比比皆是,豆制品、花生、海带、木耳、香菇以及许多绿叶蔬菜等,都是钙的良好来源。此外,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膳食平衡。

小编建议:绿叶蔬菜是重要的钙质来源,不过部分植物所提供的营养成分各有特点。如菠菜、茭白等食物中所含的草酸,与钙结合会形成草酸钙而使钙流失,所以在烹饪时要注意把握最佳烹饪方法,如菠菜与豆腐搭配,可先把菠菜焯水,过滤部分草酸。

在此我们还为您推荐两款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小食谱:

焖土豆:土豆健脾益胃,富含钾、钙、铁、镁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多食可大大减少患上骨质疏松的机率。

煮黄豆:黄豆营养丰富,素有「豆中之王」之称,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钙、磷等元素,可改善骨质,煮食更容易保持其营养。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大豆中富含的异黄酮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及时补充大豆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这两样食疗方法简单易行,将原料煮至软烂即可。
 

 

3.不可不知的日常保养「秘密」

 

小贴士:

 

1.晒一晒:

 

每天接受15分钟的光照,对于一般人来说,生成并储存所需维生素基本足够,但对于常居室内的老年人则需更长时间。

晒太阳时要尽量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露出脖子和胳膊,最好不要隔着玻璃晒,透过玻璃的阳光是大打折扣的。
 

2.拥有良好的习惯

 

别让骨质随饮品「流」失:饮用酒、咖啡、浓茶过多都会增加尿钙排泄,增加钙质的流失。另外,碳酸饮料中含有磷酸,也会滤除骨骼中的钙质。

拒绝尼古丁:抽菸会使身体内性激素分泌下降,骨量流失加快。

生活规律,不熬夜、学会自我减压等,都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哦。
 

3.防止跌倒

 

跌倒容易造成骨折,一旦骨折,除身体本身的伤害性外,据免疫学调查结果证实,其引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也会增高,尤其对于老年人。所以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及其所引起的骨折的重要措施。

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浴室、厨房等有光滑打蜡的地板、高低不平的地面、灯光昏暗的场所;还要注意家中家具等物品的摆放,有障碍物时要及时排除,确保生活空间活动顺畅。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22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