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16期目录
 

 

语言的力量

 

一句话,改变一生

 

在一次菩提禅修班上,一位患有十几年忧郁症的年轻女士在讲述她的经歷。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父母送她去学跳舞,胖乎乎的可爱女孩饶有兴趣地学着,可是老师的一句话让她彷彿掉入了地狱的深渊。老师说:「妳明天不要来了,以后也不要再跳舞了,像猪一样。」受了打击的她,从此再也不愿意去学校,不愿见到老师和同学,患上了忧郁症;长大后她也不愿意恋爱,因为觉得自己是最丑的。她再也没跳过舞,因为完全失去了自信,整个人就在极度自卑与抑郁中活着。

金菩提宗師在禅修班上,特别针对忧郁症的学员教授励志性的语言,并且给这些励志语起了个名字——「金菩提圣经」。

我最慈悲。

我最自信。

我最宽容。

我最勇敢。

我最讲信用。

我最遵守时间。

我无所不能。

……

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禅师每天带领大家诵读一小会儿。在禅师风趣幽默的开示中,奇蹟出现了,这个班上很多忧郁症的学员,都突破了自我,开始喜欢笑、喜欢说话,敢于在大家面前畅所欲言甚至表演节目了!受益者其中就有这位年轻女士,她重新焕发出自信的光彩,专门为金菩提宗師献上了一个舞蹈,既是挑战自我,也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禅师唤醒自己生命能量的深深感恩。

语言的力量,不可小觑。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能让人跌入谷底,也能予人以生机。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家庭教育、工作场所中,我们随处可见语言在左右着人们的心情、掌控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一声鼓励和赞美,就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成长的源泉;一句恶言和责骂,可能就毁掉了我们的自信,碾碎了我们做人的勇气。

这里面,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

 

巴别塔的故事

 

在《圣经•旧约》(the Old Testament)里,有一个关于语言的故事。洪水过后,诺亚开枝散叶,后代子孙都说同一种语言。他们想在平原上修建一座城池,以及一座顶端通天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也叫通天塔。上帝见到之后说:同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将人类分散于地球各地,又使人们之间言语不通,无法交流。因为这个故事,巴别塔一词就变成了一个隐喻,比喻人类为相互交流与理解而做的努力。譬如,为各种语言的使用者提供方便的译者,就被称为通天塔的建造者。

二〇〇六年第五十九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导演奖的影片《通天塔》(Babel,台湾译为《火线交错》),正是以巴别塔为喻,探讨人类之间互相交流和理解的必要。故事梗概如下:一个摩洛哥导游得到一个日本游客赠送的一把美国造猎枪,卖给了牧羊人以驱逐豺狼。牧羊人的孩子随手把子弹射了出去,射中了旅游车内的一个美国女人。女人及她丈夫被迫滞留在摩洛哥的一个小村庄等待救援,言语不通造成了极大的沟通障碍。他们家里的墨西哥保姆为了能按时参加儿子的婚礼,让侄子开车带她和孩子们一起去墨西哥,但返回时,被警方怀疑绑架美国小孩。负责调查猎枪来歷的,是日本的一个警察,他的女儿是个聋哑少女,母亲的自杀使她和父亲难以沟通,自身的残疾也令她得不到异性的关注。于是,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反叛着,竭力渴望着被理解和接纳……
 

 

《通天塔》把言语不通、不善表达、不善沟通所造成的致命伤,讲述得淋漓尽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所有人内心深处的障碍。的确,即使亲如夫妻、父女,说着同样的语言,都还可能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因为语言需要驾驭,沟通需要学习,交流需要付出代价。在洪荒时代,上帝就已决定了人类必须面对交流的障碍。只有克服了这个障碍,掌握好语言的艺术,才能为思想的交流打开一片广阔的天空。

要了解语言的最佳运用方式,我们先来了解语言背后是什么力量。

 

语言背后的力量

 

不同专业的人,会使用不同的专业术语;而内心思想的多姿多彩,也决定了语言富有不同的色彩。一个乐观、积极进取、充满希望的人,常常会使用更多的褒义词彙,折射出他内心世界的光辉;而一个内心世界灰暗、无奈、充满绝望和批判的人,会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贬义词彙,折射出他眼中世界的黑暗与颓败。

西汉刘向的《后汉书》中写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当一个积极、开朗、乐观的人,遇见一个消极、悲观、内向的人,结果谁会佔上风呢?

在自然界里,有这样的一些规律,譬如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条件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能由低温物体自动向高温物体转移。再譬如,地球表面的空气,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形成了风。人与人相处的时候也与此类似,心理承受力特别强的人,意志力特别坚定的人,人生目标特别清晰的人,一定能影响对方。换句话说,强者影响弱者,意志力强的人,影响意志力弱的人。

所以,若一个人心智清明、意志坚定、积极乐观,他必然能影响到一个煳涂消极、软弱悲观的人。久而久之,悲观的人或许就被乐观的朋友所感化,改变了人生态度和视角,思维变得明朗开阔。而这种思维的改变,也会体现在语言上面,褒义词彙的使用频率逐渐地比贬义的词彙多了,因为他看到的都是人生光明的一面,又怎会用贬义的词彙来形容那些美好的事物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推销员来到某地推销鞋子,当发现这个地方的人从来不穿鞋子的时候,一个推销员沮丧地走了——「真倒楣!居然没人穿鞋子!」另一个推销员则欣喜若狂:「太好了!还没有人穿过鞋子!」当然,第二个推销员在这个地方发现了大商机,打开了新的市场。语言,就是当下思维的折射;心灵和意识的力量,就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力量。

 

改变语言,改变思维意识

 

思维和意识的能量,影响到我们的语言;那么,反过来,语言的使用,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和意识呢?

虽然语言与思维意识之间究竟如何互相转化尚在研究之中,但思维意识无疑与语言有直接的联繫。这一点,人类深信不疑,并且也不断尝试着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思维和意识。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政治预言名作《一九八四》里,描写了一个叫大洋国的国家,通过把英语中的大量词彙及文法简化、取代或取消,组成一种新的语言「新语」(Newspeak),达到削弱人们用不同方式及语句表达意见的能力。新语以英语为基础,凡是当权者不喜欢的思想概念,都从「新语」中抹去。新语还被用来篡改歷史、翻译名着,这样,未来完全使用新语成长的一代人,即便找到用英语写的残章断简也无法阅读,因为对他们来说,大量不可能存在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在新语里根本没有对应的语言。

歷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类似「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典故,以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也正是封锁语言、封锁思维模式的典型事例。不能谈、不能写,久而久之,人们放弃了这种语言,也遗忘了这种思维模式。

原来,我们可以设计一种语言,用来建立崭新的思维模式;也可以告别一种语言,抹去一种旧的思维模式。

当我们使用积极、向上、激励性的语言,其实就是建立一种阳光、自信的思维习惯;当我们不再使用沮丧、自我贬低的语言,其实就是在告别忧郁、自卑的思维模式。《金菩提圣经》这一整套励志性的话语,如果我们每天早晨大声地诵读几遍,遇到事情的时候想一想,习惯了之后,快乐、自信就变成了我们的七彩衣裳。
 

 

常说祝福语,好运自然来

 

懂得了语言与思维模式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带给自己吉祥和幸福。

一份善心,一句好话,一定会带给我们好运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常常心怀祝福的人,心里的光明也会照亮他的人生之路。

尤其是早晨,如果面带微笑,祝福家人,这一天都会顺利、美好,这就是语言的正面能量,来自于我们积极、光明的思维模式。「一年之计在于春」,若开年的头一天、头一刻,能心怀祝福,这种正面的思维、正面的语言,就充满了积极向上的能量,新年里一定更吉祥、更顺利。

如果能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对自己说:「我今天比昨天更宽容、更大度、更善良!」那么,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严一点,对别人宽容一些,就不容易生气发火了,我们的人际关系怎会不好呢?如果我们每天对自己说:「我最自信,我最能干,没有我做不到的事!」那么,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不会灰头土脸、掉头就跑,也不会沮丧懦弱、退后不前,而是勇往直前。当勇气产生了,毅力和智慧也就产生了,困难还会成为困难吗?

语言,的确与思维、意识紧密相连,改变语言,改变我们的思维和意识,为自己创造一个美丽幸福的人生就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成为我们每个人当下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金口玉言的传说

 

还有一种关于语言力量的现象,艰涩而奥妙。

在《圣经•旧约》一开篇,讲到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时候,充分运用了语言的力量。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地要生长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结果子的树木;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于是一切按照上帝所说而变化、呈现。

中国古代也有一个传说。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据说曾在大雪天醉酒,下诏令百花齐放:「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早晨,满园花开,唯独牡丹一朵也没有开放。武则天大怒,令人将牡丹挖出来烧掉,并将其从长安贬至洛阳。

语言真有「所说即所得」这样的能量吗?在中国歷史上,有一个成语叫「金口玉言」,用以形容皇帝的尊贵和威仪。凡是皇帝说的话,句句都要兑现,都要成为现实。「所说即所得」,也就是「金口玉言」这样的奇蹟了。

类似的,还有「咒语」的存在。咒语是原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各个原始部落里,都有使用咒语的巫师。在佛教经典里,也有很多咒语,当译成汉语的时候,这些咒语是不译的,因为咒语本身就是音义结合,所以歷代译师翻译咒语都是音译。在道教里也有咒语。一旦使用这些音义结合的咒语,就可以把它们所携带的意义变成现实。如同阿里巴巴在山洞前面念诵:「芝麻开门吧!」只要音对了,山门就会洞开。

「金口玉言」像一个美丽的传说,又好像在提示着我们,语言的力量也许还不仅仅与思维模式相关,在语言的背后,还可能存在着我们目前根本不了解的神秘力量,期待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16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