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14期目录
 

 

心脑血管疾病五大帮凶

 

「有果必有因」,这是万事万物生成、存在、灭亡的规律。那么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到底是什么呢?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遗传、高血压、不当饮食、不良情绪和不良生活习惯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爆发的五大帮凶。

 

帮凶一——遗传

 

疾病的来源一个大的方面就是遗传。从几百万年前到如今,人类已经经过了世世代代,我们的祖先可能得过各种各样的疾病,而这些疾病就随着DNA(遗传因子)一代一代传下来。

多年来,科学家们已发现心血管疾病有遗传易感性的特点,同时脑血管疾病也是已知的三千多种具有遗传因素的疾病之一。据调查,30%-50%的人会因这种遗传基因的缺陷而患上心血管疾病。另一调查结果显示,父母血压均正常,则其子女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1%;如果父母亲中有一人患高血压病,则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为28.3%;而如果父母皆有高血压,则其子女高血压发病率可高达45.5%。

除遗传基因之外,由于同一家族中,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都比较类似,这些原因也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倾向。

 

帮凶二——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起脑血管病最危险的因素。长期高血压会致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道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脆弱的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者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粟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并因其破裂而造成脑出血;又或者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帮凶三——「五高一低」的饮食

 

高热量、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素的饮食容易诱发基因突变,而造成心脑血管病。例如,长期高胆固醇饮食习惯会导致血液胆固醇含量增高。每天增加100毫克的食物胆固醇,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会增高5毫克。通俗地讲,这种脂蛋白是一种坏脂蛋白,在体内很容易转化成脂肪;而每一英磅(453.6克)脂肪就需要一英里长的血管去滋养它,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心脏及血管系统的负担。

所以,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就很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导致血管直径相对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会增加血压,诱发高血压病、血性心脑血管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帮凶四——不良情绪

 

俗话说,病由心得。

人受喜、怒、哀、思、悲、恐、惊七情困扰,不论哪种情绪没有控制住都会损伤五脏六腑,造成身体内虚。

情绪是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紧张,人们肩负的来自于家庭和事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情绪也随之愈来愈不稳定。不良情绪不但会引起心跳异常、血压剧升、心肌损害、血管病变等,还会引起消化道、唿吸道、皮肤病变、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帮凶五——不良生活习惯

 

无需更多的医学资料,显而易见的事实都可以说明吸菸有害健康,吸菸者比不吸菸者发病率高得多。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菸佔第一位。菸硷(俗名尼古丁)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从而使血管壁堆积变硬,引发心脑血管病的产生。

其他不好的生活习惯如过量饮酒、摄入过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等越来越多地在现代的人们身上体现,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从而造成心脑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14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