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14期目录
 

 

揭开心脑血管疾病的真实面目

 

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存健康竟然带来了如此大的威胁,难道它是洪水勐兽,长有三头六臂吗?

让我们先来粗略了解一下它,之后答案自会揭晓。

心脑血管病在民间称作「富贵病」,常伴有「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一般六十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

从医学上讲,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血脂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架动力强劲的机器,那么心脑血管病就是作用于维持这架机器运转的动力系统和核心部位的杀手。

 

 

所以医学上又将心血管疾病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是一个庞大系统疾病的统称。一般来讲凡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出现故障,不论急性与慢性,常常和动脉硬化有关。

由此可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血管出了问题。

 

血管在人体中有这么重要吗?

 

通俗地讲,血管好比高速公路,它的功能是负责把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器官,同时把各个器官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终产物,包括有毒物质运送到相应器官排出去。这样循环往復,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血管一旦受到损害,就好比高速公路发生了故障,整个系统的运输能力会随之减弱甚至丧失。

 

那么血管又是怎样受到损害的呢?

 

血管(包括大血管、中血管、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等)本是内壁光滑的管腔,如果把一个成人所有血管的总长彙集起来,大约可绕地球两圈半。如此长且细、又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如果不注意维护和保养,是不是会很容易出问题呢?

YES!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疏于保养的血管系统,很容易造成因血液变黏稠、混浊而导致的血流速度变慢,从而致使机体器官(组织)血液供应减少或不及时,进而引发机体各个器官紧张衰弱的连锁反应,并会在神经系统作用下,使血管和器官经常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时间一长,造成血管内环境受到损伤,这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血液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危及健康和生命,后果不堪设想!

特别在人体的心脏、大脑、肝脏、肾脏等中枢器官分布的血管比较多,神经纤维分布得也比较多、比较广,发生血管性疾病的机率也就更大,故这些器官患病后暴露出来的机率大、风险大、危害也大!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心脑血管病的重视程度有了一个提升,接下来会更关注它有哪些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徵。

一般来讲心脑血管的临床症状特徵是比较明显的,除了有心脏增大、心脏杂音等外,在个人感知度上有体力下降,劳动后唿吸困难、咳嗽、心慌、头昏、头晕、颈部发硬、上腹部胀痛、噁心、呕吐,甚至声音嘶哑、面部两颧骨处呈紫红色、皮肤黏膜有瘀点、脾脏肿大、杵状指等表象。如果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上述症状中的一部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禅修与健康繁体版第14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