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袈裟「吃饭」
一休和尚,法名一休宗纯(西元1394-1481),是日本室町时代的一个禅僧,京都人,名千菊丸,自称狂云子、梦闺、瞎驴等。一休禅师一生特立独行,以机智幽默而着称,一边戏弄着人们,一边又告诉着人们真正的佛法大义,让人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深刻反省,可以说是日本歷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一位禅僧。他的许多事蹟和意义深远的故事,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一天,忙碌中的师父吩咐一休替他赶赴中京,去参加一个大户人家举行的法会。临行前,师父华叟还特意吩咐女弟子宗橘夫人为一休准备了一套新袈裟。可是一向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一休并没有换上新袈裟,只是带着它依旧布衣草鞋地就去赴约了。
没想到守卫的僕人见他衣衫褴褛,破旧不堪,还没等他进门,就远远地朝他连声怒喝:「喂!哪里来的疯疯癫癫的臭和尚,这儿没你什么事儿,赶紧出去!出去!」
一休忙说:「听说今天这里要举办一场法会,我是来念经的。」
僕人白了他一眼道:「就算有法会,也和你这乞丐和尚没关系啊,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德行?快走!快走!」
一休见状,试探地问道:「我说什么也不能进去?」
「告诉你不行就是不行,说什么都没用!」说罢,僕人就不耐烦地赶他走。
「那就没办法喽!」一休识趣地转身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一休又回来了。不同的是,这一次一休换上了之前师父为他准备好的新袈裟,气派不凡地再次来到富人家门前。
僕人见来人衣着光鲜,气宇轩昂,立刻陪上一副笑脸,卑躬逢迎地说:「啊!您就是一休大师吧?恭候多时,快请进,快请进!」
主人在屋里听闻师父来了,也急匆匆地出来恭迎:「一休禅师,蒙您不弃,远道而来,快请屋里坐!」
见主人这般毕恭毕敬,僕人见状,立即俯身对一休大师行跪拜礼,一休路过他身边时还故意敲了一下他的头,那僕人更是诚惶诚恐地以额贴地,就怕失了礼数。
主人认为能请到华叟大师的嗣法名僧给祖先诵经超度祈福,一定是祖上积德,更是要好好供养才是。待一休上座诵经后,主人还准备了美食珍馐招待一休大师用斋,丝毫不敢怠慢。于是,家僕们忙里忙外,不一会儿,桌上就摆满了丰盛的佳餚。
开席后,主人谦卑地说道:「请师父用斋。」一休也毫不客气,但是他并没有自己吃起来,反而夹起饭菜就往衣袖里送。主人见状,十分惊诧不解,不知所措地问道:「大师是不是嫌寒舍的饭菜不合您的口味,还是想要给寺里的僧众带回去?您放心,我一定会吩咐人另备美食送到寺里。现在还是请您安心用膳吧!」
一休并不回答,还是依旧只往衣袖里夹菜,主人见此情景心中更加慌乱,忙说:「有什么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师父明示!」
这回一休开口了,不慌不忙地说:「您今天并不是请我来吃饭的,而是请我的新衣服来吃饭的。」
主人听后,不解一休话中之意,更是煳涂了。一休只得解释说:「刚才我衣着破烂地来到您府上,可是却被您的僕人拒之门外,等我换了一件新袈裟回来,他才放我进来,不然我哪里能进得了您这深宅大院?既然以这衣服的新旧来作为迎接宾客的标准,那您就是请这新衣服来吃饭的啊,我只是沾了些光,理应给它夹些菜。」
说罢,一休就把那件新袈裟脱下放在桌上,自己衣着破烂地回去了,留下一脸愕然的主人。
我们常常会犯以貌取人这种类似的错误,以物质上的贫富来衡量一个人,殊不知一个人的内在才是最重要的,他的修养、品德才是我们衡量的标准。真正的富有并不是表面上展现出来的光鲜亮丽,而是我们的一颗心。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内心强大富有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