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禅修动态
禅修走向基层社区医疗体系
由于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禅修、按摩等非传统疗法确实对很多疾病例如慢性疼痛、高血压、忧郁症、偏头痛、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具有明显的疗效,所以禅修等非传统疗法,作为替代疗法(CAM: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已经越来越受到医生与患者的重视。美国国民健康研究所全国替代疗法中心公布了五种替代疗法,身心疗法(是其中一项。德州大学的苏博士(Dejun Su)及他的同事在2011年的《贫困者保健期刊》(Journal of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 and Underserved)(Vol 22)上发表调查结果,证明使用CAM的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1990年,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成人曾採用过某种形式的替代疗法;2002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2007年的美国国民健康访问调查资料显示,採用CAM的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其中忧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失眠患者是最常见的採用替代疗法的人群。此外,大众接纳替代疗法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痼疾,有时候还因为无法支付传统疗法所需的费用。有趣的是,其中白种人比非裔美国人或西班牙裔美国人更多地採用CAM,人数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据2011年9月份诺拉·麦克里迪(Norra MacReady)在医界新闻网(Medscape Medical News)上撰文指出,自从医药局(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指出CAM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亟待研究的领域之后,医生与患者,尤其是慢性疼痛、肠易激综合症、慢性疲劳等缺乏标准疗法的患者,都希望能把替代疗法整合到基层社区医疗体系的传统疗法之中,以便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快速疗癒身心疾苦。
华盛顿西雅图群体健康研究院社区健康与评估中心的许博士(Clarissa Hsu),与其合作研究者,在《家庭医药年鑑》9/10月号(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Vol 9)刊物上载文指出,虽然大型健康医疗保健单位还不太愿意採纳替代疗法,但事实上已经有部分患者採用,却因为担心医生不贊成,而倾向于隐瞒。许博士与其合作研究者决定验证医药局的一些核心观点,并且看看医生与患者究竟对替代疗法持何种态度。这项研究意在为替代疗法与其他非传统疗法进入基层社区医疗系统打前站。许博士及其合作者採用了2008年华盛顿州某大型的全面健康医疗保健体系的一项调查结果,研究了其中医生与患者对替代疗法的评论。研究结果发现,把替代疗法融入传统的医疗方法中,具有可行性,也符合大众期望。调查显示,患者希望医生能够针对自己「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病情提供不同的疗法,以取得最快最好的医疗效果;而医生对各种疗法并不充分瞭解或没有保持开放态度,是患者选择其他疗法的主要障碍。而医生则认为,对各种疗法缺乏足够的瞭解,以及缺乏可信任的能实施这些疗法的医师,是不能给患者提供替代疗法的主要原因。此外,患者主要关心这些替代疗法是否有效,以及医生本人是否给病人提供过类似疗法并且有效;而医生则主要关心这些疗法是否足够安全。
这项研究结果也获得了其他相关研究结果的支持。例如,在2011年8月的一篇论文中,吕蓓卡·威尔士(Rebecca Erwin Wells)及合作研究者指出,在过去的三个月之内大约有2740万美国成人曾发作过头痛。其中49%的偏头痛患者曾在过去一年内使用过替代疗法。而替代疗法中,深唿吸与冥想这两项身心疗法是最常用的;但是,所有被调查者之中只有43%会告诉他们的主治医师他们在使用替代疗法,其余超过50%的偏头痛患者选择隐瞒。
另据2011年10月的一份医学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慢性非癌症性疼痛(CNCP)这类疼痛性疾病缺乏有效缓解方法,以至于超过80%的医生认为,诊疗这类患者非常棘手。基层社区医疗系统的医生通常会推荐患者採用各种物理疗法或替代疗法,其中包括瑜伽、冥想、按摩、针灸等。
禅修进入不同的社会层面
禅修如此奇妙吗?是的。西方科学研究已证明,禅修是一种非常好的放松方法,当身心放松到特定程度的时候,大脑的发育可以被改变,不但脑细胞可以再生,脑神经也可以产生新的连接。所以长期禅修,不仅有益健康,更能开发智慧。此外,被冠以「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称号的,正是经年禅修的专家,他的大脑所发出的波,可以刺激大脑负责快乐和正面情绪的部分,而压制负责负面情绪的部分。科学已经证明,长期禅修的人,他的大脑专门负责快乐和正面情绪的区域会变得非常活跃,而负责负面情绪的部分明显受到压制。所以禅修不单单是一种身心健康疗法,更是不分年龄、没有职业区别、种族区别的益智良方,快乐妙法;无论男女老少、何种职业,各个社会层面的人士都可以习练,身心受益。
正因如此,禅修这来自东方的古老文化,在西方渐渐散发出越来越浓厚的魅力:学生修持禅修,开启智慧、提高专注力;医生、护士学习禅修,解除常年接触患者而导致的抑郁之苦;企业员工修持,缓解疲劳与压力,提高工作积极度……禅修走进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为每个习练它的人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快乐,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禅修具有开发身心灵潜力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歷年来,国际菩提禅修机构在美国纽约、洛杉矶以及加拿大温哥华、臺湾臺北等地,特别开设「文殊增智班」,以及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禅修夏令营、冬令营,为青少年带来独特的生命体验,在快乐的游戏和禅修的练习中开发潜能,恢復孩子们对学习的新鲜感,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望。温哥华菩提禅堂更为青少年成立了「加拿大青年领袖联合会(CYEA)」,为华人移民的孩子提供培养优秀人才的园地,透过演讲、研讨、座谈等多元方式,激发孩子探索学习的本能,发展他们积极正面的自我,让孩子在身心灵均衡的状态下成长。
同时,禅修也渐渐进入大中小学校园,成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们省钱、省时却见效快速的身心健康之宝。美国爱荷华州的马赫西中学(Maharishi School),每天早上上课前和下午下课后,都规定了一定时间让学生练习瑜伽和冥想,帮助学生纾解压力、开发智力、提高创造力,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2011年10月22日,着名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美国第一位黑人亿万富翁奥普拉·温弗瑞来到马赫西中学,与教师、学生共同修练,并分享她独特的心灵之旅,受到热烈欢迎。
禅修是一种跨越宗教、跨越国界的修身方法。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都可以在家里或禅堂里进行练习,获得身心健康与智慧提升。法国的阿曼蒂尼·罗彻(Amandine Roche)致力于在战后的阿富汗推行禅修方法,期待着禅修能够给战后的阿富汗人带去平和与安宁的心境,快速走出战争创伤。她说:「禅修类似一种体内沐浴,若不禅修,会觉得心灵积满灰尘,反之则有助于洁净心灵,消除负面情绪与绝望感。」着名的电影导演大卫·林奇名下的基金会,在2011年10月,专为在役军人与退伍军人出资一百万美元,作为支持老兵们禅修以纾解身心压力的开支,来关心这一层面的社会大众。